何天回头看向队伍中不少男女官吏,迟疑了一下问道。
“这些是官府的官吏?我们南武的官员全都要换掉?”
孟冲摇头:“主公让洛大人和董大人暂管元洲,不过他们还没那么快到,我们这边只带了少量官吏,主要帮着做这些物资的登记。”
“至于南武的官员,只要他们本身没犯什么大的过错,大部分都可继续做官。”
何天挑眉,明白了他的意思。
也就是说,还是有不少人会被调离。
不过想想也是,姜瑾,呃,主公她再如何也不可能让这两郡继续让南武的人管着。
他心情惆怅,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道:“之前我们探查到溧丹有调兵迹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过界攻占北望郡,需得小心防范。”
孟冲多少也知道南武的情况:“你跟我说说周围的溧丹守将和守兵情况,让我心里有个数。”
说着话,队伍进入北望郡的官道,路途平坦了不少。
附近农田收割的百姓全都停下动作看了过来。
“那,那是砚国的瑾阳军?”
他们都是边民,对瑾阳军还算熟悉,毕竟对方士兵巡逻时远远能看到。
“这是怎么回事?还有这运的什么?看着怎么像是粮食呢?”
“嘶!”有人倒吸一口气,压低声音:“之前不是有人传,说我们归了砚国吗?”
“肯定是,不然这么多瑾阳军过来作甚?还运着这么多的物资。”
“要是真的就好了,我跟你们说,之前大田他们逃到砚国的时候我也想跑了,不过我家里还有几亩田,没舍得跑。”
“我跟你一样,也是舍不得几亩地,本来还打算收了粮食就跑的,现在看来不用跑了。”
不是他要跑,而是不得不跑,田虽是他的,但必须交七成地税。
他家总的九口人,只有六亩地,今年收成不好,大概能收700斤左右,交完地税后他们就剩两百斤左右的粮食。
两百斤粮食,九口人,怎么可能熬得了一年时间?这个冬季他们都熬不过去。
“我听说砚国只要是农户就能分田,不管男女,一人一亩,还有一分旱地,按这样算,我家能多分三亩地,还能再分差不多一亩的旱地。”
“这都是次要的,主要是砚国有高产粮种,我跟你们说,他们的亩产据说可达一千多斤。”
“嘶,真的假的,怎么可能那么高?”
“你没看对面种的稻子吗?那粗壮的稻苗,那沉甸甸的稻穗。”
话说他本来还想等粮食成熟去对面偷点的,可惜他胆子还是不够大,思来想去没敢过去。
“如果我们真的归了砚国就好了,我们再也不惧溧丹,我听说瑾阳军可厉害了,肯定能守住我们北望郡。”
与此同时,玉国丹水城里,蛟族等几国的使者正在玉国皇宫里商议大事。
南良神情不虞:“你说砚国的丰州守卫薄弱,粮食丰盛?”
他是邳国派到玉国的使者。
就在几天前,玉国国君忽地给邳国国君递了国书,说是有要事相商,事关粮食。
陛下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派人到玉国看看情况,毕竟粮食是邳国最大的问题。
雄阗点头,态度不卑不亢:“是,丰州有高产粮种,如今他们正在内乱,正是我们动手的好时机。”
他是蛟族大祭司派来劝说东边三国的负责人。
淮国的金知节附和:“我们边城的百姓看到丰州那边的粮食确实很高产,麦穗沉甸甸的。”
这也是淮国很积极想要攻打丰州的原因,那粮食看的他们眼热不已,已经馋了很久。
淮国和丰州东湖郡有不少边界相邻,所以他很清楚,丰州的守卫确实不多。
如果他们三国联合,再加上蛟族和曲召,必能把丰州东湖郡的粮食全都抢过来。
如果操作得当说不得还能占下丰州,拓展国土,这可是他们老祖宗一直想却做不到的事。
重点是这高产粮种,只要他们得了,以后再也不会饿死人,那他们淮国就可大力发展人口,有了人口就有兵力,就能侵占砚国更多的国土。
玉国国君李西华面色平静:“孤怎的听说砚国的瑾阳公主极为厉害。”
玉国跟丰州交界的地方不多,但多少也打听了些砚国的事,知道砚国确实有高产粮种,但人家的兵力并不弱。
从蛟族曲召找他们合作就可窥之一二。
要知道蛟族和曲召的兵士都极为勇猛,这样的两个族落却要来寻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