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真谛,实在有负师门栽培,更损我佛门威仪。
恳请师叔以戒律责罚,令弟子知过悔改;更望师叔慈悲开示,为此迷途之人指点迷津,助其早脱无明。
(合掌躬身)弟子惭愧,愿领责罚”
此时那青年和尚并未再理会杨云天,而是看向面色凝重的空回大和尚,道:
“一切烦恼,皆因执着。
汝今困于疑问,反复思量,恰似春蚕作茧,自缚其中。
殊不知,真如本性,不落言诠,强求答案,反失本心。
昔有人问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贫僧回曰:‘我在青州做一领布衫重七斤。
’此非戏言,正是截断妄念,令其自悟。
切记,放下思量,歇即菩提。”
青年和尚的话令这大和尚茅塞顿悟,此刻再次看去,这大和尚不但不再为方才的事情忧愁,其修为甚至更加精进了一丝。
众和尚一齐道“阿弥陀佛”
,整个和尚团队都弥漫着一股佛门的梵音。
此刻,这青年和尚才转过头来看向杨云天,笑曰:“施主方才所问为何?”
杨云天只好再重复一遍,道:“若一切法空,何来因果业报?”
就听和尚答曰:“正因诸法缘起性空,方有因果如幻显现。
若实有自性,则因果僵死。”
(----因为空,所以能变;如果实,反而死板。
)
杨云天却再次张口询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杨云天此刻的感觉如同被夺舍了一般,自己就像是一位局外人,看着“自己”
与青年和尚辩经,这句话根本就不是自己要问的,但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就这么偏偏问了出来!
不过,此刻杨云天倒是冷静了下来,自己如同一位旁观者,看着两人对话,同时这个问题也在自己脑海中萦绕。
“已经明心见性的修行者,还会被因果业力束缚吗?这句话有陷阱啊,不论对方说落还是不落,都不对。
若答“落因果”
,则会否定修行功德,而若答“不落因果”
,则拨无因果--即否定因果法则的存在。”
只见那和尚思索数息,回答道:“不昧因果。”
旁观者的杨云天内心瞬间叫了声好,承认因果而越因果。
“杨云天”
又问道:“菩萨跟佛的区别?”
对方答曰:“一个开悟一个彻悟!”
“杨云天”
继续问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狗有无佛性?”
“无”
众和尚神情一愣,但此刻场面异常精彩,众人屏息凝神,看两人不断对话。
“杨云天”
不断开口询问,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而那青年和尚,起初还需要考虑片刻,此时只见其脱口而出,完全不需要思量。
众和尚此刻根本来不及思索其中之味,只是像背书一般,将这问题与答案记在脑中,只希望回头能参悟出只言片语。
此时,杨云天再次问道:“和尚能否谈情说爱,娶妻生子?”
这一问题却让在场之人面色羞红,有的甚至对杨云天怒目而视,认为其是在亵渎佛祖。
却听得青年和尚答道:“众生的小爱也是大爱的一部分,若不懂众生的小爱,何谈我佛的大爱!”
“杨云天”
拍起手掌,大叫了三声“好!
好!
好!”
随后犹如被抽干了精气神一般,瘫软无力的跌坐在地上,此刻浑身衣服已经被汗水打湿。
终于是能操控自己的躯体了,杨云天不晓得方才到底是何人,竟然占据自己的躯体,与眼前的和尚来了这么一场辩经。
但此刻,众和尚,尤其是那三位禅师,看自己的眼神亮,老和尚甚至拉住自己的手道:“师叔说你与我佛有缘,老僧之前还半信半疑、尚存疑虑,但此刻老僧我确信你果真与我佛有缘啊!
阿弥陀佛,施主可愿入我空门?”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怎么好端端的拉我去做和尚!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
杨云天只得说了句:“若是有缘,必会入得佛门,若是无缘,就算入得宝山也会空回。”
此刻杨云天依稀还留有一丝方才那人的佛性,竟然没来由的让其糊弄了过去。
那老和尚呵呵一笑道:“施主所言甚是,是老僧我着了相了。
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