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收枪而立,眼中迸出欣喜若狂的光芒。
他压下激动,郑重道:“前辈临走时所嘱,将三派功法融会贯通,提炼为一门炼体秘术,晚辈不敢懈怠,略有所得,请前辈一观!”
话音未落,六郎周身轰然腾起炽烈火焰,整个人宛如一尊沐浴在烈焰中的战神。
灵力奔涌,其运行路数与气息,竟与《五焱焚心诀》有了七分神似!
杨云天目光如电,瞬间洞察其体内灵流运转,微微颔。
此子悟性果然非凡,竟真能从三部迥异功法中提炼出精髓,唯在最后收纳、炼化异火的关键一步,尚存些许偏差,未能圆满。
问题的根源,便在于“火种”
。
唯有凝聚火种,体内真火方有本源,修行方能步入正轨。
《熔天器典》中更是着重阐述了通过“焚器”
之举,反哺、蕴养火种的玄妙法门。
反观《五焱焚心诀》,其所欠缺的,正是这最为关键的火种获取与凝练之法。
想当年,杨云天自身那半粒火种,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借”
来的。
六郎这十年来虽勤修不辍,炼器无数,但受限于此界天地法则,所能炼制的最高也不过是极品法器。
仅以法器而非更高阶的法宝来蕴育火种,短短十年光阴,无异于杯水车薪。
杨云天沉吟片刻,自储物袋中取出数件这些年随手炼制的下品法宝,递与六郎:“将它们一一‘焚’尽,细细体会其中精华反哺、凝聚本源之感,重新感悟你功法中缺失的真谛。”
他略作停顿,又道:“至于异火…此界贫瘠,自生异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过,待你成功凝聚出自身火种,或可尝试引动我的一缕异火入体感悟。”
言罢,杨云天不再多言,转身便向自己的木屋走去。
因果之道,点拨过多反而会固化其思维,阻碍其自身悟道的可能。
他深知此中利害,不敢冒险。
……
杨云天静立于木屋之后,身形仿佛与周遭古木融为一体,良久未动。
他掌心虚托着九十九枚形态各异的灵植叶片,每一片都蕴含着微弱的灵气光华,正是布置《万灵朝霞阵》所需的核心材料。
此阵乃灵族不传之秘,能以九十九种灵叶为引,窃取一缕日出时分的东来紫气,强行掠夺方圆百里的天地精华,灌注于阵眼灵植之中,使其在极短时间内跨越万载光阴。
然而,此阵霸道至极,对灵地底蕴要求极高,绝非无中生有之术。
杨云天目光沉沉地扫过四周。
此界灵气稀薄,法则残缺,如同一片贫瘠的荒漠,真能支撑起这般掠夺天地造化的大阵运转吗?
即便退一万步,阵法侥幸成功,催生出了万年灵木——可当年方陆所倚仗的那具傀儡之躯,分明是由某种罕见的金石与灵骸混合炼制,绝非木属之体!
自己如今却欲反其道而行之,以灵木为材,这般悖逆因果的尝试,究竟会引何等难以预料的后果?杨云天无从推算。
然而,指尖拂过储物袋中寥寥无几的材料,他嘴角掠过一丝苦涩。
十年寻觅,几近空手而归。
此刻,除了这铤而走险的偏门之法,难道还有别的选择?难道真要坐困于此,眼睁睁看着所有希望湮灭?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终是闪过一丝决然。
叶片自他手中纷飞而起,依循玄奥轨迹落于地面——阵,终究还是要布的。
然而,当所有灵叶皆已按玄奥轨迹落定阵角,只待他引动阵法之时,杨云天却迟迟未有动作。
他沉默地再次取下腰间七八个储物袋,如同倾倒杂物般,将其中所有物品尽数倾泻于地。
一件件奇珍异材、零碎物件散落眼前,他目光如炬,逐一审视甄别。
“结丹期兽骨…质地太脆,炼制寻常法宝尚可,但承载神魂远不够。”
他拾起一截莹白兽骨,稍加探查便摇头放下。
“阴阳雷击木…品级倒是够了,终究仍是木属,不合用。”
“一整坛养龙池水…此刻于此事无益。”
“忆魂珠…倒是炼制傀儡核心的上佳材料,可惜无法作为躯壳主体。”
他小心地将一枚氤氲着雾气的珠子置于一旁。
……
反复检视着这些耗费心血收集而来的“破烂”
,最终不得不再次确认——能用于炼制那特殊躯体的关键主材,的确遍寻不得。
就在他几乎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