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孩子们燃放烟花,欢声笑语传遍巷子深处。
夜幕降临,我走进一家小饭馆,品尝地道的羊肉泡馍、牛肉面、甜醅子。
店里老少相聚,谈天说地,温暖而热烈。
我写下:
“平凉,是文化的长河,
千百年来,民族与信仰在这里交融,
像黄土高原的河流一样,汇聚成歌。”
五、革命印记:红色热土与信仰之光
平凉不仅是古道要冲,也是革命老区。
红军长征途经此地,留下无数动人事迹。
平凉烈士陵园静卧城郊,青松翠柏下,烈士英名碑静静守望。
我参观了平凉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着红军遗物、历史照片和手抄标语。
讲解员动情讲述红军战士在这里忍饥挨饿、夜宿荒山、坚持信念的故事。
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瞻仰,老人带着红领巾,孩子们在松林间追逐。
纪念馆外,山坡下的田野一片翠绿。
曾经的烽火边地,如今已是和平丰收的家园。
我写下:
“信仰如火,照亮黄土高原。
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不屈与新生。”
六、崆峒夜色:黄土月明,心归何处
夜色降临,平凉的灯光点亮陇山和田野。
老城区的街巷里,月光洒在石板路上,夜市摊贩熙熙攘攘。
崆峒山的剪影在远方天幕下愈高远。
我独自走在崆峒山下的小路,夜风带来山野清香。
山寺钟声隐隐,偶有夜行人影。
田野边,农家小院灯火微明,炊烟未尽。
城市一隅,青年在小广场上唱歌、跳舞,老人们围坐讲述着过去的岁月。
我仰望星空,心里生出一种温柔的辽阔。
平凉,不只是历史古城,更是现实与梦想交汇的地方。
我的脚步尚未停歇,心中的地球交响曲,正随着夜色缓缓流淌。
我在地图上郑重落笔:
“第3o9章,平凉,记。
崆峒云深,古道如歌。
这是边关春秋,也是温暖人间。”
下一站,天水。
我要去麦积山下,探访“羲皇故里”
,继续追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和西北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