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阳泉:太行褶皱中的煤火余温与时代低语(2 / 2)

学毕业后选择回乡教书。

我问她:“你为什么回来?”

她微笑道:“阳泉不是大城市,但我知道这儿的孩子也要有窗户看见世界。”

教室窗外是一道长长的山脊线,像一道未完的诗句。

我写下:

“阳泉的山,不高不奇,

却在风中把梦想往上托;

她的教室,不新不贵,

却点着希望的灯盏。”

煤火之后·地图落笔·邯郸在望

六天阳泉之行,我看见的是一座城市如何用一块煤讲完一个世纪的故事,又如何用新生的秧苗与孩子,继续下一个百年的春耕。

这里的光,或许不是聚光灯那种,却是山坳中点得最久的一盏夜灯。

我翻开《地球交响曲》的地图,在太行之东、山腰之中、褶皱之处郑重落笔:

“第237章·阳泉记毕。她是黑暗中的一丝光,是时代老歌中留在心底的副歌。”

下一站,是邯郸。

我要去那座赵国旧都,在古城墙下听剑光之响,在滏阳河畔找一个属于现代的回声。

我背上行囊,轻声说:

“煤已静,剑将鸣——邯郸,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