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长安万象身在其中(2 / 3)

义》中,礼法与人情如何权衡的问题……”

“哦?”

“孔颖达”

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欣赏,他竟真的停下了脚步,饶有兴致地与这几位来自千年后的“异域学子”

,在国子监的门前,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起来。

他不仅解答了学生们的问题,甚至会反问他们一些关于“格物致知”

的看法,言语间充满了长者的智慧与盛唐学者的开明与自信。

这场突如其来的“学术探讨”

,让几位大学生如沐春风,感觉比在学校里上了整整一个学期的专业课,收获还要大。

另一边,一对逛得有些腿酸的年轻情侣,正坐在坊内主干道的一处石凳上休息。

“亲爱的,这长安城也太大了吧,我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女孩撒娇道。

男孩正准备安慰,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辆由一匹高头大马拉着的、装饰精美的双轮马车,“哒哒”

地驶了过来,在不远处一个挂着“车马行”

招牌的站点停稳。

车夫从车上跳了下来,中气十足地高声吆喝道:“平康里!

去平康里听曲儿嘞!

一位二十文,包来回!”

情侣俩眼前一亮,疲惫一扫而空,立刻跑了过去。

“师傅,现在就走吗?”

“上车就走!”

车夫爽快地回答。

他们付了四十文铜钱,好奇地坐上了马车。

车厢虽不大,但里面铺着柔软的锦垫,两侧还有可以推开的小窗。

随着车夫一声清脆的鞭响,马车平稳地启动,沿着宽阔的石板路前行。

视野随之抬高,看着两旁缓缓倒退的“唐代建筑”

和那些真实的“唐朝人”

,女孩兴奋地拿出手机,与男友头挨着头玩起了自拍,感觉自己彻底成了穿越剧里的女主角。

而在崇仁坊一处僻静的大槐树下,一位爱好摄影的中年大叔,则被一阵激烈的争论声所吸引。

他悄悄走近,现在那棵需要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槐树下,两位白苍苍的“老者”

,正对着一方石桌上的棋局争得面红耳-赤。

“下子!

快下子!

莫要悔棋!”

一个穿着葛布短衫的老者捻着胡须,一脸得意。

另一个手持黑子的老者则眉头紧锁,手中的棋子举了半天,就是不肯落下。

旁边还围了几个看热闹的“街坊邻居”

,不时有人支招,场面真实得不能再真实。

摄影大叔悄悄地举起相机,调整好焦距。

阳光透过浓密的槐树叶,斑驳地洒在古朴的石质棋盘和那两位老者专注而生动的脸上。

“咔嚓”

一声。

他按下快门,看着相机屏幕上定格的画面,满意地笑了。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捕捉到的,是千年前长安城里,最真实、最鲜活的市井灵魂。

那对乘坐马车的情侣,很快便抵达了目的地——平康里。

刚一下车,一股比崇仁坊要喧嚣、繁华得多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里的街道更加热闹,行人如织,两侧的建筑也更加华丽,楼上楼下,不时能看到一些衣着暴露、手持团扇的“风尘女子”

在倚栏调笑,隐约的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他们被一座名为“仙茗阁”

的三层茶楼所吸引。

茶楼雕梁画栋,门口挂着一串串大红灯笼,一位穿着绫罗绸缎、打扮得像个“龟公”

的茶博士,正拿着一块手巾,点头哈腰地招揽着客人:“呦!

两位客官,里面请!

新到的蒙顶甘露,二楼雅座,正对着戏台,还能听评弹嘞!”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便跟着茶博士走了进去。

楼内茶香四溢,说书先生的惊堂木声、茶客的交谈声、小二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人间烟火的热闹。

他们被引到二楼临窗的座位,点了一壶茶、两碟精致的唐式糕点,听着楼下评弹艺人吴侬软语的唱腔,看着窗外“唐代”

的繁华街景,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

女孩拿出手机,对着窗外的景色和桌上的茶点,拍下了一张精美的照片,想了想,了个朋友圈,配上了一句她认为最酷的文案:

“我不在地球,我在大唐,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