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布衣一言惊四座古今大道辩朝堂(2 / 3)

,现在,才正式开始。

“回陛下。

所谓‘完人’,即是德才兼备、品性完美、有如上古圣贤般的人。”

“而所谓‘能臣’,即是,能为陛下分忧、能为百姓办事、能让我大唐,长治久安的人。”

“草民以为,‘完人’,可遇,而不可求。

纵观史书,数千载光阴,真正能称得上‘完人’者,寥寥无几。

若以此为标准,天下,恐将无才可用。”

“而‘能臣’,却是可以通过一种方式,来,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的。”

“制造”

?!

这两个字,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巨浪!

在场的官员们,无不色变!

在他们看来,人才是上天赐予的,是圣人教化的。

怎么能用“制造”

这种,充满了匠气、甚至是,有些渎神的词汇,来形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派胡言!”

褚遂良,第一个,站了出来,厉声呵斥。

“国之栋梁,岂是,能如工坊器物般,‘制造’出来的?简直是,荒谬至极!

视我圣人教化为何物?!”

李世民,没有理会他。

他的目光,依旧,死死地,锁定在张承志的脸上。

他的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

“继续说下去。”

得到了帝王的许可,张承志,无视了褚遂良那几乎要杀人的目光,继续朗声说道。

“陛下。

草民所言的‘制造之法’,非是,什么奇技淫巧。

而是,‘制度’。”

“制度?”

李世民,咀嚼着这个,对他而言,有些新鲜的词汇。

“然也。”

张承志点头,“草民以为,‘德’与‘才’,皆是,人之属性。

而人心,是会变的。

今日之贤臣,安知,明日不会为权欲所惑?今日之德士,安知,他日不会因小利而忘大义?”

“故,与其去纠结,如何找到一个,永远不会变的‘完人’。

倒不如,去建立一套,能让‘有才者’不敢作恶、亦不必作恶,能让‘有德者’,有机会施展其抱负的,‘制度’!”

“这套‘制度’,当如一张大网。

它向上,要能,对所有身居高位者,进行监督与制衡,让他们手中的权力,受到约束,不敢,也不能为所欲为。”

“它向下,要能为所有心怀抱负的寒门士子,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上升渠道,让他们不必,再去依附于门阀,不必再去钻营于权贵,只需凭借自己的才学,便能报效国家。”

“如此,则有才者,入我彀中,因有制度约束,其才,能为国所用,而不能为祸。

有德者,亦能,循此路而上,不必再为空有品德,却报国无门而叹息。”

“如此,‘能臣’,便可,源源不绝,为我大唐所用!”

“此,便是草民,所言的,‘制度’之道。

非是,选‘人’,而是,立‘法’。

非是,依赖于某一个‘完人’的出现,而是,要建立一套,能让无数‘凡人’,都能成为‘能臣’的,万世不易之,规矩!”

一番话,洋洋洒洒,掷地有声!

整个含元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大唐官员,都被这番,他们从未听过的、充满了“大逆不道”

气息的“奇谈怪论”

,给彻底,震懵了!

什么叫,“人心是会变的”

?这是在影射,在场的诸位,将来都会变成贪官污吏吗?

什么叫,“对身居高位者,进行监督与制衡”

?这是要,削弱君权,挑战朝廷的威严吗?

什么叫,“非是选‘人’,而是立‘法’”

?这,这,这不是,那早已被扫进历史垃圾堆里的,法家的思想吗?!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彻底的爆!

“妖言惑众!”

“简直是,大逆不道!”

一位白苍苍的御史大夫,气得浑身抖,他指着张承志,厉声喝道:“陛下!

此人,不尊圣贤,妄谈变法!

其心可诛!

其心可诛啊!

臣,恳请陛下,将此狂徒,拿下!

以正视听!”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