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天子闻道动宸念公卿惊心斥狂言(2 / 3)

,就有私欲!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张承志的额头上再一次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知道,这才是李世民真正想问的,也是这场“大考”

中最难的一道“附加题”

沉吟了片刻,张承志在脑海中将那些现代、复杂的制度名词全部打碎、揉烂,然后用一种这个时代的人能够听懂的语言重新组织了起来。

“回陛下。

草民以为,解此题之关键不在于寻找‘圣人’,而在于‘分权’与‘公开’。”

“分权?公开?”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然也。”

张承志定了定神,朗声说道:“陛下,如今我大唐已有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掌决策、审议、执行之权,此便是‘分权’的雏形。

草民斗胆,窃以为在此基础之上,还可再进一步。”

“哦?如何再进一步?”

李世民追问道。

“可将‘监察之权’彻底从百官体系中独立出来!”

张承志一字一顿地说道,“譬如我大唐之御史台,可赋予其更大的、不受任何人节制的权力!”

“御史台的官员只忠于陛下,忠于大唐法度!

他们不入三省,不归六部。

他们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纠察百官,弹劾不法!”

“从地方县令到朝中宰相!

只要有违法乱纪之举,御史台便可直接进行调查!

调查之文书,一份呈送陛下,另一份则需在长安城内最显眼之处张榜公示,令天下所有读书人共览之、共议之!”

“这便是‘公开’!”

“以御史台之独立行‘监督’之权,再以天下悠悠之口行‘舆论’之压!”

“如此,则立‘法’、守‘法’、监督三权分立,互为钳制。

纵使有人想要徇私舞弊,也需掂量一下是否能瞒得过御史台的眼睛,是否能堵得住天下人的嘴!”

这番话说得已经不能算是“大逆不道”

了。

这简直是在刨大唐帝国统治阶级的祖坟!

将监察权独立出来?还只忠于法度?

还要张榜公示,让天下人议论?

这不是要让一群“言官”

骑在所有人的头上拉屎吗?!

这要是真的实行了,以后谁还敢贪赃枉法?谁还敢以权谋私?谁还敢结党营私?!

“住口!

!”

一声雷鸣般的暴喝从文官队列中猛然炸响!

这一次站出来的不再是褚遂良,而是一位身穿紫袍、须皆白,看起来德高望重,地位显然比房、杜二人也只高不低的老者。

他的眼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片冰冷到极点的森然杀机。

“陛下!”

老者对着李世民重重一躬身。

“此人言辞之间看似处处为国,实则包藏祸心!

其所言之‘分权’,是要分我皇权!

其所言之‘公开’,是要乱我民心!”

“自古以来,君为天,臣为地,民为草芥。

尊卑有序方能国泰民安。

此人却妄图以‘舆论’凌驾于朝堂之上,以‘监察’制衡君臣之权。

此举必将导致上下失序,民心浮动,纲常败坏,国本动摇!”

“届时,人人皆可议论朝政,人人皆可指摘官员。

那我大唐的威严何在?陛下的威严又何在?!”

“此等乱国之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杀不足以正朝纲!”

老者的话说得掷地有声,杀气腾腾!

他身后的官员们也立刻如同找到了主心骨一般,齐刷刷地跪倒了一大片!

“臣等,附议!

请陛下,诛杀此贼!

以谢天下!”

“请陛下,诛杀此贼!”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在整个含元殿内激荡!

这一次,就连李靖、程咬金等武将,脸色都变得无比凝重。

因为他们听出来了,这个老头子的话比之前那些人都要狠、都要毒!

这是在诛心!

张承志感觉自己如坠冰窟。

他看着那个眼神冰冷的老者,从对方的官服上认出了对方的身份——尚书左仆射,裴寂!

一位从李渊时代就追随李唐,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天下的顶级权臣!

他知道自己触碰到了这个时代最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