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意相通中(2 / 4)

清秋醉 思夏言 2825 字 7天前

的默许。

万贵妃入宫年资并不短,照理说与不可能不了解汪直的脾性,可到底不像宁王对宫中每一个人的了解深厚。

汪直虽瞧着正直憨厚,从不多言多语,内心却极为细密,从不将情绪表露在外,甚至就连梦话都慎言。

这样的一个人,倘若怀恨在心,也绝不会宣之于口。

只是沉默到了极致,便是最为强烈而致命的反击。

唯一的破绽在于,人的眼神最难作假。

他可以表面扮作若无其事,可无意之中流露出的丝毫情感,足以让宁王捕捉到一个关键的信息:他与万贵妃心有嫌隙。

汪直的出现出乎万贵妃的预料,只是错愕不过生在瞬息之间,很快她便转换为悬而欲泣的模样,带着哭腔轻声诉说道:“汪大人,还请通融通融,让本宫进去看看。

铮儿不知道他现在伤势如何,本宫这个为人母的,竟一概不知”

月桂没有万贵妃这么沉得住气,正对着汪直神态自若的视线,反倒有些心虚地低下头。

汪直不为所动地笑着说道:“娘娘何出此言,一切也都是陛下的意思,无谓让奴才们为难。

既然贵妃娘娘坚持,便请移步殿中,陛下正在里面候着。”

没想到他竟这么好说话,万贵妃准备好的一番回应都落了空。

随着宫门大开,十数双眼睛盯了过来,万贵妃这才意识到紫宸殿中竟聚集了这么多人。

还没来得及惊讶,她的视线便落在了满脸血迹的彻王身上。

“铮儿!

铮儿你怎么了!”

万贵妃顾不得仪容仪态,踉踉跄跄地冲到彻王面前,匆匆跪在地上,双眼瞪得浑圆,难以置信地检查着他的伤势。

可她的动作又极为小心,生怕自己那些繁琐的华服与饰物触碰到他一丝一毫。

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此时的她才是真情流露的模样。

她声音颤抖而尖锐地问道:“是谁!

是谁干的,是谁敢如此伤害彻王!”

诚然,万贵妃所问的也正是梁成帝想要知道的,因此虽然知道她此时的方式欠妥,却并没有阻止,反而默许她的所作所为。

一旁的齐王倒是不易察觉地替燕云易松了一口气,幸亏他此时不在场,恰恰能够避免被迫与万贵妃正面冲突。

属实难以想象要是让万贵妃知道是燕云易把彻王打成这样,会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而依照他的性格,绝不会看在贵妃的头衔有所退让,到时候只怕横生不知多少事端。

万贵妃用有些疯狂的态度四下问询了一圈,一时之间没有人胆敢回应。

可她并未迟疑,反倒径直走到燕啸天面前,稍加平复情绪开口道:“既是陛下的旨意让燕云易同行,彻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却不见踪影,如何说得过去。

事已至此,燕老将军不会想要装作一概不知吧?”

闻言,燕啸天终于缓缓睁开双眼。

没等到他说些什么,那双眼睛里流露出的肃杀与庄严之意,便已然教万贵妃的气势矮了几分。

他声如洪钟道:“原来是贵妃娘娘,失敬。

下官年纪大了,一时不察竟睡了过去,未知娘娘有何指教?”

万贵妃不知燕啸天是真的年事已高,还是有意用一招以退为进随意打自己。

她更是顾及荣远侯的身份地位然,不敢轻举妄动。

趁着这个间隙,宁王适时地站出来解围道:“皇兄,依臣弟所看,彻王伤势甚重,还是尽早安排太医诊治为好。

至于个中缘由,还是从长计议为好,如何?”

他看似眯着眼满是笑意地望着万贵妃,可眼神之中并没有半分谄媚或屈从。

无论如何,毕竟是性命重要,于是宁王在梁成帝的默许之下,示意汪直安排人尽快将彻王抬下去。

后者会意,很快就有一众寺人走上殿前。

万贵妃关切道:“小心,小心些”

月桂倒是忠心得很,寸步不离地守在彻王身边,时不时还小声责备几句负责担抬的寺人动作不知轻重,语气甚是刻薄。

宁王有心注意到,汪直正冷眼望着她的一举一动,连带着偶然投向万贵妃的神情都算不得亲近。

“既然战祸平息,如今天色已晚,不如今日暂且先行了结,一切等到彻王伤势好转再议。

未知皇兄意下如何?”

梁成帝虽并不十分情愿,但也知道兹事体大,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

“嗯,就依照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