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迷雾重重(1 / 4)

清秋醉 思夏言 2766 字 3天前

大梁皇宫之中,万贵妃的寝宫内熏香袅袅,气氛却压抑得令人窒息。

梁倾月垂站在下,指尖冰凉。

万贵妃斜倚在软榻上,妆容精致,眼神却锐利如刀。

“月儿,近日宫中有些不好的传言,你可曾听闻?”

万贵妃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说是那本该死在诏狱大火里的沈亦清竟还活着。”

梁倾月心头猛地一跳,强自镇定道:“母妃,那不过是些无稽之谈。

谁都知道当年诏狱火势极大,绝不会有人能生还。”

万贵妃打断她,慢条斯理地拨弄着护甲道:“是吗?可本宫怎么听说,这样无稽之谈被传得越来越真,再这么下去,兴许就要传进陛下的耳朵里了。

更有甚者,说起荣远侯府老侯爷的死,似乎也另有隐情?”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梁倾月,只见她一副低眉顺眼的温顺模样。

万贵妃随即问道:“你那夫君近来可有什么异常?”

梁倾月想起燕云易书房里那些她没机会靠近的案牍,想起他对自己刻骨的冷淡和疏离,又是痛心又是难过,却只是笑着说道:“夫君他一切如常,只是日日忙于军务,从不关心其他。”

万贵妃冷哼一声道:“最好如此。

你需得牢牢看住他,他查他祖父的事也就罢了,若是让他顺着这条线,查到燕滨真正的死因哼,你可别妄想他还会待你如妻一般!”

这时,屏风后传来轮椅转动的声音。

正是彻王缓缓出现,他比两年前更加阴郁,双腿盖着厚厚的毯子,眼神如同毒蛇。

彻王的声音带着刺骨的寒意道:“若不是她自作主张,将沈亦清私藏起来动用私刑,又怎会留下后患?若当时一把火烧干净了,何来今日之忧?”

两年前,彻王在城墙上正要彻底了结沈亦清的性命,却被一群不知来历的人打晕过去,等到醒来后沈亦清便不知所踪。

梁倾月泫然欲泣道:“王兄……我……”

“收起你那套!”

彻王不耐烦地打断,“如今说这些已无用。

你在燕云易身边,就是最好的眼线。

给本王盯紧了他,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禀报!

若再敢隐瞒当心我把这些都告诉你心心念念的燕云易。”

当日若不是为了能够想方设法地嫁给燕云易,梁倾月也不至于和他们同流合污。

原以为只是一次算计,哪里知道陷入远比她想象中更加可怖的阴谋之中,一旦被燕云易知道,她便再无可能得到他的半点怜惜。

他顿了顿,语气中的威胁不言而喻。

梁倾月赶忙应声道:“不要!”

见状,万贵妃这才颇为满意道:“这才对。

月儿,别忘了,我们才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回去后,好好想想怎么拴住你夫君的心,别的都不重要。”

梁倾月屈膝行礼,声音微不可闻道:“倾月明白了。”

她退出华阳宫,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只有彻骨的寒冷。

她恨沈亦清阴魂不散,恨燕云易的冷漠,更恨自己如今骑虎难下的处境。

为何上天不曾垂怜自己,那种种的屈辱和委屈,根本无从洗刷。

望着梁倾月的背影,华阳宫内,彻王问道:“你说燕云易他真的会什么都不做?还是说已经知道些什么了。”

万贵妃蹙眉,眼神阴鸷道:“不管他知道多少,都不能再给他这个机会了!

南唐那边也该动一动了。”

——

晨光熹微中,秋白坊酒肆刚刚卸下门板,一个身着淡紫色衣裙的女子便踏着晨露走了进来。

她容貌明艳,眉宇间却带着几分挥之不去的轻愁,正是昨日在客栈中等候消息的乔素敏。

连翘正要上前招呼,乔素敏却径直走向柜台后正在翻看账册的唐潇。

“老板娘,可否借一步说话?”

乔素敏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恳切。

唐潇抬眸,看到乔素敏的瞬间,翻阅纸张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点了点头,引她走向后院一处僻静的茶室。

茶香袅袅,两人相对而坐。

乔素敏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唐潇的脸,试图从那张全然陌生的容颜上找到一丝熟悉的痕迹。

“这么早就登门打扰,老板娘勿怪。

我是特地来寻一位故人,她对我来说很重要。”

乔素敏率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