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也不是第一次了,因为依托水运交通便利,从京城过来十分方便。
这些城市也是女子书院的优先考虑地点。
原红蕖只当还是和之前的那些城市一样,不过上去看看他们选择的几处地点,然后再谈一谈当地官府对书院的支持力度,还有那些一力准备合伙开办书院的富商,对书院的初步设想。
商人逐利,这是人所共知的。
他们现在都盯上了书院的这个项目,说明书院在京城的吸金能力还是让他们给现了。
不过原红蕖的书院从来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如果要是以盈利为目的,那她也不会只挣那么点银子而已。
依托书院赚钱的项目,她随随便便都能弄出来几十个,不过要是书院的商业化气息太重,会丧失女子书院的初心。
所以原红蕖还要从这些附上当众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这不是一项能简单通过一场宴会就能确定下来的。
他们书院招生的时候,给学生的面试都要比这些严格了。
原红蕖有些后悔应该将书院的招生老师都给带着,她们的细心和对人物的考量,都是方方面面的,看人的准确度也比她一个人考察,要客观的更多。
而到了这彭州之后,竟然没想到这彭州的官场上,不少竟还都是林如海的熟人。
一开始一切都还是正常的,可是到了后面竟然有人提起了黛玉的婚事。
虽然她们提起的人物,都是身家优渥的大家子弟,甚至还有为京城娘家的侄子提亲的。
在京城当中倒是不显,不过在这里还显然是个身份贵重的。
可这些在原红蕖看来,真是都不够看的!
不过她也从侧面了解到,原来从彭州开始一直到杭州,这一路上但凡是自觉家世能匹配得上林如海女儿的官员,似乎都抱有这个心思。
一个两个也就罢了,不过一路上都这样,那就有些不对劲儿了。
原红蕖知道春天的时候林如海已经在两江地区巡察了一次,在南巡队伍出之前才回到扬州。
所以原红蕖一听到这个话题眉头就皱了起来,林如海在这次巡查时候做了什么事,这是拿她的亲生女儿为饵,要钓什么鱼吗?
黛玉将一枚硕大的蓝莓举到原红蕖嘴边,
“嬷嬷,这是我挑选最大的一颗,你尝一尝嘛!”
原红蕖张嘴吃下蓝莓,甜中微酸,十分可口。
黛玉笑盈盈望着她,
“嬷嬷,刚才我看了一会儿书,晚上再作一篇文章,你帮我看一看。”
“我可不懂,着急的话明天拿去给翰林院的那些人看,不着急就留着到了扬州给你爹看去。”
“才不能给我爹看,他肯定又是把我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我要是听了他的话,保准以为这就是我的真实水平,等考试的时候就这样的本事,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黛玉很是清楚,哪怕自己写得狗屁不通,她爹也能给夸成一朵花儿。
以前她也作过一些诗词,还像模像样地写回去让爹爹看,结果她爹给她的回信,差点让她觉得自己是不是诗仙下凡。
有时候黛玉自己都有些尴尬,不过林如海还是乐此不疲。
如此几次之后,黛玉自己就不再将诗词抄写给爹爹看了。
原红蕖莞尔一笑,林如海一向觉得自己亏欠黛玉太多,所以自家女儿所做的一切,在他看来那都是无人能及的。
他自然不会将女儿的诗词传扬出去,不过作为封疆大吏,他旁边也不是水泼不进,别人想要打听他的爱好,还是有迹可循的。
两江一带的官场上,谁不知道林如海爱女如命,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女子书院的声名远播,书院里面成绩最好的学生自然也从京城传到了外面。
这其中就有林大人的女儿绛珠郡主。
虽说林大人的女儿身份贵重,不过两江这边也不是没有世家子弟匹配不上的。
又听说自林郡主生身母亲去世之后,便是由原红蕖原大人亲手抚养。
亲生父亲是一品大员,而养育她的嬷嬷,摇身一变成了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三品女官,而且还是京城女子书院的院长。
有这样的背景林郡主可以直接躺平就是,可是听说她还十分努力,真是难得。
谁家要是能娶得这样的女子入门,几辈子都不用愁了。
最要紧的是,听说绛珠郡主虽然是皇上亲封的郡主,但是婚事不受皇室约束,她有婚事自主权。
也就是说全天下的适龄男儿,只要能得了绛珠郡主的青睐,那婚事谁都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