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京城完婚(1 / 2)

皇上得知后,再次震怒:“好个暹罗王!

竟敢跟朕讲条件!”

眼看战火又要重燃,原红蕖毅然请命:“陛下,此事既因臣而起,就让臣出使暹罗,向暹罗王说明原委吧。”

黛玉急忙阻拦:“嬷嬷不可!

暹罗如今局势未明,此去太过危险!”

原红蕖却道:“正因为危险,才该我去。

若因一句无心之话挑起战火,我万死难辞其咎。”

皇上沉吟良久,终于点头:“既然如此,朕准奏。

原爱卿即刻准备出使暹罗。

但切记,天朝威严不可失,若暹罗王有非分之求,不必勉强。”

于是,在正月未尽之时,原红蕖带着使团启程前往暹罗。

黛玉站在码头,望着渐行渐远的官船,心中充满担忧。

蓝素安慰道:“放心,不会有事的。

咱们家里训练出来的护卫,等闲之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这一次让原先生全部都带着了。”

十王爷也道:“皇兄已下令水师在南海巡弋,若暹罗敢有异动,立即兵接应。”

然而即便如此,黛玉仍是寝食难安。

她每日都要到码头眺望,期盼着原红蕖平安归来。

一个月后,终于有消息传来:原红蕖成功说服暹罗王,两国达成协议。

暹罗交出所有涉案探子,并赔礼道歉;天朝则承诺不追究暹罗王责任,并互派使臣,加强往来。

消息传来,举城欢庆。

黛玉更是喜极而泣,日日算着原红蕖归来的日子。

又过了半月,原红蕖的官船终于出现在京城的码头。

黛玉早早等在码头,一见那道熟悉的身影,立即飞奔过去。

“嬷嬷!”

她扑进原红蕖怀中,眼泪止不住地流,“您终于回来了!”

原红蕖轻抚她的头,柔声道:“傻玉儿,哭什么?嬷嬷这不是好好的吗?”

这时众人才注意到,原红蕖身后还跟着几个暹罗装束的女子。

见众人疑惑,原红蕖笑道:“这是暹罗王赠送的礼物:四位精通暹罗刺绣和香料制作的工匠。

我打算让她们在书院授课,传授暹罗技艺。”

黛玉破涕为笑:“嬷嬷真是,出使都不忘为书院招揽人才。”

当晚,林府设宴为原红蕖接风。

席间,原红蕖说起出使经历,众人都听得入神。

“暹罗王起初确实强硬,但得知那真的只是一句戏言后,态度就软化了。”

原红蕖道,“他也怕真的与我朝开战。”

十王爷笑道:“原大人一出马,就化解了一场干戈,真是功在千秋啊!”

原红蕖却摇头:“此事本因我而起,能和平解决已是万幸,何功之有?”

黛玉握住她的手:“嬷嬷不必自责。

经此一事,我朝与暹罗反而加强了往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原红蕖平安归来,上下皆大欢喜。

然而在这场风波中,有一件事却被耽搁了——那便是林如海与邱慧的婚事。

原本定在正月的婚期,因原红蕖出使暹罗而不得不推迟。

这日,皇上特召林如海入行宫觐见。

御书房内,皇上看着林如海,笑道:“如海啊,朕你的婚事因原先生出使而耽搁了。

这事说起来,倒是朕的不是。”

林如海忙躬身道:“陛下言重了。

国事为重,臣的婚事不足挂齿。”

皇上摆摆手:“话不能这么说。

朕已经想好了,既然原先生平安归来,你的婚事也该办了。

不如这样,朕特准你在京城完婚,让皇后亲自为你们主婚,如何?”

林如海受宠若惊:“这这如何使得?”

“使得,当然使得。”

皇上笑道,“你为官清廉,教女有方,这是你应得的荣耀。

再说了”

他压低声音,“朕听说荣国府那边有些闲话,在京城办婚事,正好让他们看看朕对林家的器重。”

林如海闻言,心中感动,当即叩谢皇恩。

消息传到荣国府,果然引起不小波澜。

贾母闻讯,半晌无言,最终长叹一声:“该来的还是来了。”

王夫人在一旁酸溜溜地道:“听说还是皇上亲自赐婚,皇后主婚呢。

好大的排场!”

贾政皱眉道:“如海续弦也是常理。

只是这邱家小姐,未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