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深夜遇刺(1 / 2)

见到御史大人亲至,都吓得跪地不起。

“都起来吧。”

黛玉声音亲和,多年以来的为官生涯,一点也没有掩盖她是个美的不可方物的女子。

而此刻她一身官服,隐隐又在美貌之中多了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感。

让人一见之下,便觉得从心底想要去膜拜。

“老人家,一年能产多少盐?”

老灶户颤声道:“回大人,若是天公作美,一年能产五百斤。”

这老灶户也听人说,新来的巡盐御史是个女大官,却没想到竟然是个美若天仙的女子,而且这女子眉宇之间的威严,让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在画上见过的神仙。

“可得银钱几何?”

“除去成本,能剩十两银子就不错了。”

黛玉心中一算,官盐售价每斤百文,这些灶户却只得二十文,中间利润都被盐商和官员瓜分了。

更让她心惊的是盐质。

随手抓起一把,只见色泽灰暗,杂质颇多,还带着苦味。

“这样的盐,也敢卖百文一斤?”

黛玉怒极反笑。

回到衙门,她立即召见各大盐商。

这些盐商个个衣着光鲜,见到黛玉却也不敢怠慢。

“本官查阅旧档,现官盐收购价是二十文,售价却是百文。”

黛玉淡淡道,

“这中间的利润,都到哪去了?”

盐商们面面相觑,最后推出一位年长的回话:“大人明鉴,运输、仓储、人工,处处都要花钱”

“是吗?”

黛玉打断他,“那为何私盐只卖三十文,还有利可图?”

这话一出,满堂寂静。

黛玉站起身,环视众人:

“本官给你们三日时间,自己把账目理清楚。

三日后,若还是这般糊涂账,休怪本官不客气!”

当夜,就有人悄悄往御史衙门送礼。

守门的士兵直接将人和礼盒一起扔了出去:“大人有令,行贿者杖五十!”

黛玉的盐务改革,如同在江南这片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很快变成了惊涛骇浪。

最先难的是以甄家为的江南世家。

这些盘踞江南百余年的望族,靠着盐政积攒了泼天富贵,岂容一个女子断了他们的财路?

这日,黛玉正在衙门处理公务,忽见盐运使匆匆来报:“大人,不好了!

各盐场同时罢工,灶户们都说说不干了!”

黛玉眉头微蹙:“所为何事?”

“说是说是盐商们不再收盐,他们产了盐也卖不出去”

黛玉冷笑:“好个釜底抽薪之计。”

她当即起身,“备轿,本官亲自去盐场。”

最大的盐场设在东海边,此刻却是一片死寂。

上千灶户聚集在场院中,个个面带忧色。

见黛玉来了,纷纷跪地哭诉:

“大人,我们也要活路啊!”

“盐商都不收盐了,让我们怎么活?”

黛玉登上高处,朗声道:

“诸位放心,官府照常收盐,价格不变!

不仅如此,本官还要教你们制更好的盐,让你们的收入翻倍!”

这话一出,人群骚动起来。

一个老灶户颤声问:“大人说的可是真的?”

“本官一言九鼎!”

黛玉取出巾帼科研院新制的盐样,“你们看,这是新法制出的盐,比现在的官盐品质更好,成本却更低。”

洁白如雪的精盐在阳光下闪闪光,灶户们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制了一辈子盐,从未见过这般成色的好盐。

“若愿学者,官府提供工具,包教包会!”

黛玉高声道,

“而且这盐,官府以四十文一斤收购!”

重赏之下,灶户们纷纷响应。

甄家想要靠停工逼迫黛玉让步的算盘,顿时落空。

然而这一次的危机,只是开始。

很快,朝堂上就有人弹劾黛玉“擅改祖制,扰乱盐政”

弹劾奏折如雪片般飞向皇宫,都是指责黛玉改革过于激进,导致盐商破产,灶户失业。

更有人危言耸听,说再这样下去,江南必生民变。

养心殿内,皇上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头紧锁:“原先生,你怎么看?”

原红蕖从容出列:

“陛下,这些奏折看似为民请命,实则是为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