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安禄山的名字次出现(1 / 2)

盛唐风云记 文如风 1120 字 3天前

颖王李璬坐在幽州节度使,即范阳节度使府里主楼二楼忐忑不安地喝茶。

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从幽州周边的军营中,视察军队回来了,他回到节度使府上后,与他干儿子去厨房看了一下,然后就独自一人到了主楼的一楼。

他到一楼后,直接上楼梯到了二楼中堂。

身材魁梧的张守珪已经五十岁了,这位颇有战功的大将军不但善于骑射,而且非常注重义气。

十七岁的颖王李璬对张守珪非常客气,也敬佩张守珪的军事才能,因此张守珪对李璬也很热情。

张守珪很高兴地走上二楼,一上楼梯就向着李璬喊:“颖王,现在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你准备一下,咱们到食堂吃饭。”

李璬站起身来对张守珪说:“张将军你从周边的军营里回来了啊,辛苦了。

之前我都是自己去食堂吃饭,今天你怎么亲自来叫我啊?”

张守珪说:“我刚才从北部的一个军营里回来时,是坐着我干儿驾驶的马车回来的,他和他手下的几位士兵,从河里新钓了几条大鲤鱼,还在野外捕猎了两只雉鸡,一只野兔。

他说要拿到节度使府上的食堂,让厨师加工好了请我们吃饭啊。

我们平时吃的都是从市场上采购的食材,鱼肉和鸡肉都不是现杀的,所以还是这样的野味新鲜啊,因此我特意过来喊你一起去吃啊。”

李璬一边说谢谢了,一边走到东面的寝室里,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黄金束冠和明黄色衣袍。

他走出东面寝室时,张守珪坐在二楼中堂八仙桌西侧的椅子上等着他。

李璬的八护卫,从二楼中堂的四周围过来,跟随他们二人一起下了楼梯,朝节度使府上大院的东部走去。

边疆的节度使府是很大规模的院子,幽州节度使府的大院子也不例外。

这院子以东西长一百米的三层主楼为分界线,分为前院和后院。

前院和后院分别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四合院中间主路两侧还有一些尖屋顶的平房,是节度使下属官员用来办公的。

他们在李璬的八护卫陪同下,走到东墙处的一座东屋,这东屋北面连着厨房,南面连着更长更大的一座东屋。

这座房子是一间房,这间房比普通的一间房要大,说是一间房,是因为中间没有隔断,只有四根立柱撑着偌大的房间的屋顶。

这房子里正中,是由许多小方桌排列成的正方形方框,这方框冲着西门有一个入口,如果请歌姬唱歌或跳舞,歌姬可以从那入口进入中间的表演区。

张守珪说:“我干儿子还在北面的厨房指导厨师做菜呢。

颖王你到最北面的桌边坐下吧。”

颖王李璬说:“张将军,你如果让本王坐到最北面的位置,我需要你一同坐到北面才行,因为你是大唐将军,坐镇幽州的实权节度使,怎么能让你屈居侧位呢?你在北面的东侧桌位边落座,我在北面的西侧桌位边落座,这是最合适的。”

张守珪说:“好吧,我们就按照颖王的意思落座,等我干儿子和他的两位异姓兄弟过来时,让他们坐到东面或者西面即可。”

张守珪说着话坐到了北面的东侧桌椅边了,李璬坐到了北面的西侧桌椅边了。

李璬的八名护卫,分别站到此大房间的四周墙边了。

李璬说:“本王从营州来幽州已经三十四天了,今天才听你说你有一个干儿子,从你的口吻里,我感觉到你这干儿子很能干,你很欣赏他。”

张守珪听到这话眼睛像是明亮了一些,他微笑着说:“颖王啊,你算是说对了啊。

我这干儿子确实优秀。

我这人爱惜人才啊,他今年三十一岁,头脑灵活,又很能干,又骁勇善战,我能不欣赏他吗?”

李璬微笑着说:“他姓甚名谁啊?是何方豪杰啊?”

张守珪微笑着说:“他叫安禄山,本名叫阿荤山。

他身世很可怜啊,他原本是营州一带的胡人,他的母亲是一名女巫,他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他父亲去世后,他母亲带着他嫁给了突厥人安延偃。

当时突厥打了败仗,有些部落分散了,他就与安延偃的侄子安思顺逃到了幽州。

他改名为安禄山。

他与他的小史干,在幽州重逢了,史干也是营州一代的胡人,他们在营州时本是街坊邻居。

他们两人生日只差一天,逐渐成为朋友,他们在幽州相遇,长大成人后,都做了互市牙郎。

他们两人都很勇敢,可惜史干因为欠官府的钱,不知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