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099章 南洋经济圈的软肋(第一更,求订阅)(3 / 4)

nbsp; 是赵佩琦,通商产业部的第一干将!

    是所有羊毛干将的偶像!

    从普通的科员到通商产业部第一常务,简直就像是奇迹!

    当然了,也是方景仁所向往的,表面上看似无欲无求的他,同样有着他的渴望,他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为副署长,署长,某部的常务,甚至专务。

    谁知道呢?

    在这里总有着无数的可能。

    感觉到有人在看着自己,赵佩琦扭头看了一眼,脸上立即露出笑容。

    “方景仁,我们在掸邦见过,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年,人在SEA,家在掸邦,不简单啊!”

    没想到常务居然记得自己的方景仁连忙鞠躬。

    “赵常务!”

    “正好,我来这里除了一些国际合作事务之外,还有一件事,正想向你这个掸邦通了解一下,我们一边走一边说……”

    在SEA虽然大家说话的语气都很委婉,但是谈事情的时候,从来都是非常直接的,赵佩琦一上来,就直接了当的问道:

    “方处长,你觉得掸邦未来的发展潜力怎么样?它有可能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标准的门槛吗?”

    中等发达国家标准。

    这年产的产业规划会议上,阁下指出的一个标准,按照阁下的要求,用四年时间,通过继续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让包括掸邦在内的“南洋经济圈”成员国都达到并且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标准,也就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00美元以上,而去年SEA也不过刚刚达到高收入国家门槛——人均国民收入超过4000美元。

    而在所有成员国中,掸邦的难度最大,当然,实现也不困难,毕竟,去年他们的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达到1098美元,次逊于暹罗的1185美元。

    而这还是建立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下,不过今年大家伙的经济都不好,高价的石油,对全世界各国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

    但是经济总是要发展的。

    “这……”

    面对赵常务的询问,方景仁立即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直接回答道:

    “常务,众所周知,掸邦发展最大的难题,并不仅仅因为其地处内陆,没有出海口,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掸邦高原占全区80%,交通成本是平原地区的3-5倍,从新安驶出的货车到腊戍的运费比到曼谷还高。”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着掸邦地形对其的经济发展限制,土地资源有限,高原地形的发展限制,这些都是现实问题,而且看起来几乎是无解的。

    毕竟,交通条件是先天不足的问题,就掸邦的高原地形来说,这种先天不足最终会制约他的经济发展。

    当然这也是赵佩琦最为头疼的根本原因。

    先天不足的地形限制又该如何克服呢?

    如果克服不了这一点,那么又怎么可能能够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呢?

    如果当地的经济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