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一直超车一直爽(第一更,求订阅)(2 / 3)

p;俄国就是一個教训。在六十年代的时候,以钢铁、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旧工业发展达到临界点,和西方一样俄国也面对同样的问题,毕竟没有任何国家的经济会像苏联那样偏重重工业。于是俄国也开了相应的改革,就是“柯西金改革”,按照俄国官方的说法是:改善规划和加强经济激励。就是通过引入市场调节进行经济改革的尝试。

    “没有问题,但核心问题是,还是“路径依赖”,”

    1亿吨钢铁!

    虽然觉得这个数字太过匪夷所思,但左孝翰仍然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计划实施有什么问题吗?”

    现在的美国还没达到这个程度呢。

    李毅安在一旁补充道。

    不过在李毅安看来,这就是未来的发展的必然,毕竟,后来日本的钢铁产量也突破了1亿吨,而且还长期保持着这一产量。按照正常发展速度来说,南洋的钢铁产量肯定会达到,甚至超过这一数字。

    “2000万吨太少了,从长远来说,可能是会是1亿吨!”

    这也是为什么,李毅安会直接插手“二四计划”规划的原因。

    左孝翰不解道。

    “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太远了,像阁下说的,未来仅仅只是钢铁需求就要一亿吨,我们现在甚至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不是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李毅安说道。

    “我们要考虑的是一个长远的将来,孝翰,就钢铁公司来说,东海钢铁与东宁钢铁,有什么区别吗?在技术上?”

    “这……”

    面对阁下的询问,左孝翰稍作思索后,说道。

    “除了设备主体是国产设备并且从欧美等国引进了部分设备之外,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是啊,这就是问题!”

    李毅安站起身,说道,

    “从计划的实施上来说,为了加快速度,保证计划进步,往往倾向于选择战前成熟的工业架构,也就是30年代40年初的工业架构,虽然偶尔有些许技术革新,但整体工业架构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现在已经了五零年代了,而我们却用三零年代的工业架构,去进行新一轮的工业建设,这样的重复建设,现在看不到问题,但是将来呢?”

    面对阁下的反问,左孝翰说道。

    “这……可是现在新技术并不成熟,我们总不能因噎废食吧,现在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发展吗?”

    难道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发展吗?阁下不是一直在说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吗?

    “没错,是发展,但是要看怎么样发展,在好与快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李毅安一边说,一边打开计划草案说道。

    “相比于一四计划通过工业的直接投资的建设,“二四计划”的核心,是产业政策性指导发展。”

    “产业政策性指导发展?”

    “对,就是通过官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