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先苦一苦他们第一更求订阅(2 / 3)

的战略目的,而不是深陷战争泥潭之中。

但是这需要当地人的支持。

但是现在显然不可能获得他们的支持,现在插手的话只会让那些人同仇敌忾。

所以现在需要的是忍耐,需要的是等待,等待时机的成熟,等到所有人都开始怀念国王的时候。

随后,李毅安又和赛义德聊了一会,重申了对他们的支持之后,又要求他们把仍然效忠于王室的军队撤出来。

“把他们撤到科威特,然后从那里撤到极乐岛,在那里重整旗鼓,三年,最晚四年,我们一定会重返巴格达的。”

这也是他和美国人达成的协议,也是他向美国提出来的条件准确的来说是一个后备方案。

这个后备方案就是将来伊拉克国内发生问题的时候,他们手里有其他的备选。

对于这种后备方案美国人当然是不会拒绝的,毕竟不需要他们花钱。

面对李毅安给予的承诺,赛义德自然是感激涕零的,毕竟,现在南洋是唯一一个愿意支持他们。

哪怕是英国,也没有支持他们的想法。

傍晚时分,车队离开了庄园,在返回“大明宫”

的路上,李毅安坐在车上,身子向后仰着,闭目思索着。

思索着什么?

并不仅仅只是伊拉克问题,干涉伊拉克……是一个选项。

但是除了伊拉克之外,还有一个必然的选项,就是西贡,无论是从南洋的安全亦或是其它方面,西贡的存在,对南洋都是有利的。

但是干涉西贡所需要面对的是什么呢?

就是北越会不惜一切代价不停地打,而且背靠大树不停提供援助的现实,这也是越南战争美国赢不了的根本原因。

为此,他们可以承受的代价是难以想象的——武元甲将军也多次提到他的战士损失了50万,这就意味着北越损失了25-3的战前人口。

而这只是一个数字,还有一个数字——有超过50万北方青年死在胡志明小道上,也就是在支援南方的道路上。

这还仅仅只是军人的损失!

而北方的人口不过只有2000万!

在《战争的代价》一书中,小戴维辛格和梅尔文斯摩尔研究了一百场国际战争,其中人口损失超过2的不到十场。

二战中只有德国和苏联损失了44的人口,日本损失了14的人口,美国只损失了03。

然而这些数据只能说明,北越承受战争代价的能力是史无前例的,他们愿意承受巨大的牺牲,无论战场上美国人取得多么惊人的战果,都难以摧毁他们的战斗意志!

河内的那位伯伯就坚定地表示:如果美国人想打20年,那我们就打20年。

这才是美国无法赢得战争的根本……

而且与此同时,相比于南方,北方的统战政策是非常成功的,他们不仅成功的把中间派拉到北方,而且无论南方怎么宣传,北方只需要用一句“南方是美国所扶植的傀儡,要斗争、打倒。

要打倒美国入侵。”

,只需要这一句话,就足够了,这种说词,老百姓很容易懂,尤其是对于经历过近百年殖民统治的人们来说,他们更懂得。

再加上美军的狂轰烂炸以及其它暴行,所以,很多中间派人士和普通民众最终选择站到了解放阵线一边。

南方就是这样失去了民心。

当然,这一切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场持续了十几年战争,说到底赢家都不是由其本身决定的!

说起来南北双方在这场战争中,无论表现得英雄也好狗熊也罢,都跟外部支援分不开。

哪一方都没有可以支持现代战争的工业体系,所以没有外部支援,战争无论如何都进行不下去。

哪一方失去外援,哪一方就是战场上的失败者。

这也是为什么西贡会失败的根本原因。

“他们可以打二十年的关键在于……外部支援!”

闭着眼睛思索着越战后期的局势变化,李毅安的手指轻叩着坐椅。

一边思索着统一之后,那些曾经支持统一的南方人,所遭受的一切。

现实有时候充满了无情的嘲弄。

在统一之前,西贡不少中间力量是支持统一的,但是统一后,北方一改先前承诺,开始大搞激进的社会改造,来自北方的大批干部很多人又贪污腐化、横征暴敛,同时推行广泛的压制,将超过两百万人关进改造营,造成南方经济凋敝、人人自危。

面对这一切,到最后超过两百万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