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都跑了出来,有的人甚至只穿着件毛衣,他们站在考察站的木制走廊上,看着冰原上的那个身影。
“他是什么人?”
“从哪里过来的?”
终于,在人们的疑惑问中,白志成走近了,他穿着厚实的羽绒服,雪镜挡住了他的相貌,下巴上到处都是雪,在诺贝斯拿起相机给他拍照时,白志成摘下了雪镜,欢喜的看着的考察站里的那些科学家。
“你们好!”
“你好!
你是……”
“我是来自应龙的白志成。”
这是几十天来的第一次,白志成不是在和幻觉说话。
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和幻觉在说话,现在他非常确定自己是在和人类说话。
“我是从应龙出发步行来到这里的。”
“步行!”
一时间所有人都被惊的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才有人问道。
“你是一个人吗?”
“是的,我是一个人!”
一瞬间,所有人再一次惊呆了。
终于抵达南极点,到南极点的时候,白志成的内心是激动的,不是因为他到了这里,而是感觉是终于见到人了,这一点太重要了。
因为之前从视觉到嗅觉是全方位的孤独,除了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其它什么也看不到,这种孤独是非常强烈的。
考察站站长艾蒙德走上去,在表示欢迎的时候,一把抱住白志成,说道:
“你真是一个勇士,你需要什么帮忙吗?”
在南极这片大陆人类总是要互相帮忙的,就如此人类才能够生存下来,所以他们总会帮助彼此。
况且面前的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一个让人钦佩的勇士。
“可以给我一点吃的吗?我真的挺饿的……”
过去的每一天几乎都到达自己体能的极限,消耗非常大,食物补给非常重要,吃东西掉到地上一点碎渣渣都会捡起来。
“当然,我的朋友,能够招待你是我们的荣幸!”
艾蒙德扭头对同事们喊道:
“先生们,今天我们见证了历史——第一次只身抵达南极极点的探险家!”
这一幕不仅被照相机记录了下来,还被摄影机记录了下来,在众人的鼓掌中,白志成说道:
“先生,我的目标是穿越南极大陆……”
这一天,对于阿蒙森—斯科特站的科学家们来说,他们见证了探险家的勇气,在热情的招待着这位年青的探险家时,考察站也通过电台,将白志成只身抵达极点的消息发往了南极应龙以及各个考察站,当然也包括美国本土。
很快,白志成只身穿越南极的新闻,就登上了美国的报纸头条。
这是一个缺乏探险家的时代,或者说,缺乏英雄的时代,但是人们是崇拜探险家和英雄的。
这个新闻瞬间,就点爆了整个美国,在报纸上和电视里,人们讨论着白志成的穿越。
他已经只身一人行走上千公里抵达了南极极点,而他还将继续行进,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就在全世界为白志成的勇气而惊叹的时候,白志成又一次踏上了征途,向着南极大陆的另一端行进着,在他离开时艾德蒙、诺尔斯等人纷纷走出考察站,为他送行。
“真是一个勇敢的家伙!”
“一个孤独的勇士。”
白茫茫的冰原上,一个人就这样孤独的行进着,就在白志成离开阿蒙森—斯科特站的时候,一架运输物资的c130运输机降落在考察站,在飞机离开时,飞机除了正常的科考样本之外,还有多出了一些胶片,那是白志成抵达考察站时的拍摄下来的。
几天后,美国的几家电视台得到了第一手的影片资料,白志成这位年青的探险家再一次成为美国媒体的宠儿,电视中充斥着与其有关的新闻报告。
“……我们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位孤勇者,能够安全的完成他的探险,成功穿越南极大陆……”
听着收音机里的新闻,威克的嘴角轻扬,作为一名军人,他对白志成是非常佩服的,更重要的是,那个家伙只是18岁。
“真是的,在他十八岁就去穿越南极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在干什么?”
想到这,威尔的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他想到儿子留出来的长发,像个女人一样,出生在战后的他们,压根就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他们的精神是叛逆的,文化是叛逆的,生活也是叛逆的。
他们在那里听着音乐,叛逆着所有的一切,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勇气与牺牲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