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引导之责与星网共识(1 / 2)

星梭带回来的数据和惊险经历,在源点圣殿内引了深远的震动。

那个被暂时命名为“初诞者”

的畸形意识,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和变量。

它脆弱又危险,原始又蕴含潜力,与艾琳的状态紧密相连,其未来走向可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艾琳的存续。

“我们不能放任不管。”

星寰的声音在殿堂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它对艾琳的呼唤是真实的,它的存在基于艾琳的牺牲。

无论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我们都有责任去引导它,至少,要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与艾琳之间的连接本质。”

这个“责任”

沉重无比。

引导一个诞生于法则级湮灭废墟中的意识,其风险不亚于再次面对虚噬。

一步踏错,可能催生出比虚噬更可怕的存在,或者直接导致那片脆弱褶皱的提前崩溃,连带着可能毁掉与艾琳最后的连接线索。

“风险极高。”

析象者艾琳保持着绝对的理性,“根据数据建模,那片褶皱的稳定性比我们最初预估的更差。

任何外部介入,尤其是能量层面的交互,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需要一个万全之策,一个……近乎零影响的接触方案。”

“零影响几乎不可能。”

另一位擅长能量微观操控的艾琳投影(暂称“织能者艾琳”

)提出异议,“只要存在观察和交互,就会引入变量。

关键在于将变量控制在褶皱内部混沌平衡可以自我调节的阈值之内。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种‘镜像共鸣’技术?”

“镜像共鸣?”

星寰看向她。

“利用源点圣殿的网络力量,模拟出与‘初诞者’内部那种扭曲源场之力高度相似的波动频率。”

织能者解释道,“如同在湖面投射倒影,我们不去直接触碰它,而是让它‘看到’一个与自身同频的‘镜像’。

通过镜像的细微变化,来间接引导它的能量流动和意识趋向,使其自地向更稳定的状态调整。

这是一种极其精细的操作,需要整个网络的高度协同。”

这个方案听起来可行,但技术要求极高,且效果难以预料。

“更重要的是引导的内容。”

溯源者艾琳缓缓开口,她的气息比之前稳定了一些,但依旧虚弱,“我们想要将它引向何方?秩序?但那片环境本身就是混乱的温床。

是帮助它维持现状苟延残喘,还是尝试引导它进行某种……‘进化’,使其能够脱离那个即将崩溃的褶皱?”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

目标决定了手段。

“如果可能,当然希望它能存活下来,甚至……成为稳定那片伤疤边缘的一个积极因素。”

星寰沉吟道,“但前提是,这种进化必须是可控的,不能脱离与艾琳之间的良性连接。”

“或许……我们可以从那个‘平台’入手。”

海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个被它保护着的实体物质。

那可能是理解连接本质的关键。

如果能安全地获取那个物体,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更明确的指引。”

获取平台上的物体?这意味着可能需要物理接触,风险比远程镜像共鸣更大。

殿堂内陷入了激烈的讨论。

不同可能性中的艾琳们,基于各自的特长和认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风险评估和伦理考量。

源点圣殿仿佛一个最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只不过讨论的对象是一个关乎存亡的宇宙级难题。

最终,一个分阶段的综合行动计划逐渐成型:

第一阶段:深度监测与镜像准备。

利用改进后的、更高隐蔽性的探测器,对褶皱区域进行24星时不间断的深度监测,建立更精确的能量模型和意识波动图谱。

同时,织能者牵头,集合网络算力,开始构建高度拟真的“镜像共鸣”

系统。

第二阶段:低强度镜像引导测试。

在确保安全距离和最小干预原则下,启动镜像共鸣系统,向“初诞者”

投射最基础、最稳定的源场结构镜像,观察其反应,测试引导的可能性,并逐步建立极其微弱的“信任”

连接。

第三阶段:平台探查尝试。

在镜像引导取得一定进展,且“初诞者”

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