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稻田里的争执(4 / 5)

张彩霞的脸颊微微泛红,她低下头,小声说:“我相信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相信你。”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有人喊道:“谢大哥,谢大哥在家吗?”

谢文东和张彩霞对视一眼,谢文东松开手,走过去打开院门,只见二柱和几个村民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些自家种的蔬菜。

“谢大哥,今天真是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东头的稻田就完了。”二柱把手里的蔬菜递过去,笑着说,“这是我们自家种的青菜,你拿着尝尝。”

“不用不用,大家自己留着吃。”谢文东连忙推辞。

“谢大哥,你就收下吧,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王婶也说道,“以后村里有啥事,还得靠你多费心呢。”

盛情难却,谢文东只好收下了蔬菜。送走村民后,他回到院子里,看着张彩霞,脸上露出了笑容。

“你看,大家不是都认可你了吗?”张彩霞笑着说。

谢文东点了点头,心里却清楚,村民们的认可,只是表面的。李老五的话,像一根刺,不仅扎在了他的心上,也扎在了村民们的心里。他们真的能彻底放下对他“匪”身份的芥蒂吗?他不知道。

晚饭很简单,一碟青菜,一碗土豆丝,还有几个窝窝头。但谢文东却吃得格外香甜,因为有张彩霞在身边,还有村民们送来的心意。

吃完晚饭,张彩霞收拾碗筷,谢文东坐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望着天边的晚霞,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今天修水渠时,李老五愧疚的眼神,想起了村民们感激的笑容,也想起了那些隐藏在笑容背后的犹豫和怀疑。

“在想什么呢?”张彩霞走过来,坐在他身边,轻声问道。

“没什么。”谢文东笑了笑,“就是在想,以后浇水的事,得好好安排,别再出矛盾了。”

张彩霞点了点头,靠在他的肩膀上,轻声说:“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晚风吹过,带着稻花的清香,也带着一丝未知的迷茫。谢文东望着漆黑的夜空,心里充满了疑惑——村民们真的能放下过去,接纳他吗?那条刚刚修通的水渠,会不会因为水源的问题,再次引发矛盾?而他和张彩霞的感情,又会在这些流言蜚语和未知的挑战中,走向何方?

五、深夜的愧疚与黎明的未知

夜深了,村庄陷入了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李老五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脑子里全是白天的事。

他想起自己堵水渠时的自私,想起当众辱骂谢文东时的嚣张,还有谢文东不计前嫌,带头修水渠,还帮他补种秧苗的场景。越想,他心里越愧疚,恨不得扇自己两个耳光。

“当家的,你咋还不睡?”身边的媳妇迷迷糊糊地问道。

“我睡不着。”李老五叹了口气,坐起身,“今天我做错事了,我堵了水渠,还骂了谢大哥,他不仅没怪我,还帮我补种秧苗……我心里难受。”

媳妇也醒了,她知道白天的事,劝道:“知道错了就好,以后别再干这种糊涂事了。谢同志是个好人,你明天去跟他好好道个歉。”

“我知道,我明天一早就去。”李老五点了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跟谢文东相处,再也不胡言乱语了。

可他心里也有一丝担忧——谢文东虽然表面上没怪他,但心里会不会记仇?还有村里的人,会不会因为他今天的所作所为,看不起他?

与此同时,村东头的老槐树底下,几个村民还在偷偷议论。

“你们说,谢文东真的能改掉以前的毛病吗?毕竟他以前是匪首,万一哪天又犯浑了咋办?”

“不好说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今天他是没发火,要是哪天有人再提他的过去,他会不会翻脸不认人?”

“可他今天确实帮了咱们,要是没有他,东头的稻田就完了。”

“话是这么说,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夜色深沉,这些议论声像幽灵一样,在村庄的角落里飘荡。而谢文东,还不知道这些隐藏在暗处的担忧和怀疑,他正躺在炕上,握着张彩霞的手,听着她均匀的呼吸声,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也夹杂着一丝不安。

他不知道,村民们心中那道因他“匪”身份而产生的裂痕,是否能真正愈合;也不知道,那条刚刚修通的水渠,会不会成为下一次矛盾的导火索。

窗外,月亮渐渐西沉,黎明即将到来。但对于谢文东,对于黄土坡村的村民们来说,一场关于信任、关于过往、关于未来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而他和张彩霞之间纯粹的感情,又能否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