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氢凝核心待星火(1 / 3)

桃源仙庄的晨雾尚未散尽,李扬已站在湖心亭的全息投影前。

屏幕上,星战世界的最后一帧画面——尤达大师捧着烤冷面的惊讶神情——正缓缓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火星北极的实时监控画面:银白色的时空传送仪阵列正喷吐着淡蓝色的氢流,在赤红色的地表织成一张能量网。

“扬哥,咱们这趟副本才走二十天,火星这边已经干到冲刺阶段了。”

梁小龙叼着油条凑过来,指尖在投影上划出一道弧线,“马里奥舰队的三十艘采矿船在木星带创了纪录,三天前就把内核氢密度顶到临界值边缘了。”

李扬的目光落在投影角落的时间轴上:从第326章那个晨雾弥漫的清晨提出“作妖”

计划,到此刻正好十个月。

这一百天里,桃源集团的进度条像被按下了快进键——第336章因暗物质辐射干扰推翻原计划后,“红核计划”

的修正方案在马里奥舰队的加持下,正以肉眼可见的度落地。

“把秦老和舰队指挥接入会议。”

李扬收起投影,“今天必须敲定点火方案,剩下两个月要留给舰队做最后的轨道修正。”

两小时后,火星指挥中心的环形会议室里,全息投影将火星内核的实时影像悬在中央。

三十余名科学家围坐成圈,马里奥舰队指挥官赵刚的虚拟影像站在末席,军绿色的制服上还沾着木星风暴的橙色尘埃。

“数据说话。”

秦思远推了推眼镜,助手立刻调出进度报告,时间轴被红色记号笔标得密密麻麻:

-第1-2月(第326章计划启动):马里奥舰队完成时空传送仪部署,三十艘采矿船在火星北极凿出千座深井,同步搭建磁约束场。

-第3-5月(第336章方案修正):现暗物质辐射干扰后,舰队紧急加装星盟护盾,将氢采集效率提升40,用三个月完成内核固态物质抽离。

-第6-9月(第337-338章执行阶段):舰队分三批进驻木星轨道,时空采矿车集群日均输送氢燃料12x10?吨,较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填满内核空腔。

“当前核心数据:”

助手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投影上的数据流飞滚动:

-氢密度:142x102?个立方米(较临界值标12)

-纯度:9991(马里奥舰队的量子过滤系统把杂质锁在了木星轨道)

-约束层状态:铁镍化合物壳厚度56公里,抗压强度34x1011帕斯卡(较设计值提升6)

-总耗时:297天(距一年期限剩余68天)

李扬的指尖在“约束层状态”

数据上停顿:“第337章部署的传送仪阵列,果然没让人失望。”

他想起三个月前,马里奥舰队的工程船顶着火星沙尘暴,用纳米机器人在冰层下铺设导线圈的场景——那些原本用于星际采矿的机械臂,改装后成了搭建磁约束场的利器。

“但点火窗口只剩一次。”

国家航天局派驻的陈院士敲了敲桌面,投影切换到火星公转轨道模拟图,“根据星历,未来68天内,只有当火星运行至近日点时,谷神星的撞击角度才能控制在895度±005度。

错过这次,再等就得明年了。”

赵刚的虚拟影像上前一步,调出舰队的战备报告:“马里奥舰队的‘星轨重定向分队’已完成改装,十艘主力舰搭载了红警时空引擎,能在72小时内抵达谷神星轨道。

只要方案敲定,我们随时能出。”

会议室的灯光暗下,全息投影切换成动态模拟画面。

秦思远站到投影中央,激光笔刺破黑暗,直指火星内核的氢团:“固态氢的聚变窗口极窄——必须在003秒内达到11亿摄氏度、13x1012帕斯卡的临界值。

这意味着撞击体的动能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

画面中,一颗虚拟天体拖着蓝色尾焰撞向火星北极,冲击波如银色利刃贯穿地幔,在核心处激起刺眼的白光。

模拟数据同步弹出:

-撞击度:312公里秒(马里奥舰队测算的最优值)

-瞬时压力:132x1012帕斯卡(刚好突破固态氢的晶格束缚)

-能量转化率:89(铁镍约束层将绝大部分能量锁在核心)

“这相当于16亿颗沙皇氢弹的能量在直径1200公里的空间内爆。”

秦思远的声音在黑暗中回荡,“但不用担心火星解体——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