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正在作业的科研人员:“他们穿的是重力调节鞋吧?”
“是的!”
负责人点头,“户外作业时,工作人员穿的鞋子底部有微型重力生器,能调节到o8g,既不会因为重力太低飘起来,也不会因为重力太高累着。
老板您要是感兴趣,下次来月球,我给您拿一双试试。”
“好啊,”
李扬笑着说,“上次在星环城飘着走,差点撞翻机械臂,有这鞋就方便多了。”
梁小龙凑到镜头前,问道:“月球上的食物和水够吗?是不是都得从地球运过来?”
“不用,梁将军!”
负责人解释,“咱们有‘月球生态舱’,能种蔬菜、养鱼虾,水是通过月球冰层提炼的,足够2ooo名科研人员用,只有少量特殊食材需要从地球转运,比如火星的水稻米,每月送一次,够吃一个月。”
连线结束后,李扬和梁小龙站在太空电梯港的观测平台上,望着远处蓝色的地球。
梁小龙感慨:“以前总觉得1级文明离咱们很远,现在才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里,全是文明进步的痕迹——穿金星的衣服,吃火星的米,住模块化的房子,坐星舰去太空,连月球都能像地球一样生活。”
“这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
李扬望着地球的方向,声音沉稳,“咱们建星环城、改火星金星、研新技术,最终不是为了争什么,而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得踏实。
只有老百姓过得踏实,咱们的文明才算真的稳了,才能在太阳系站稳脚跟,走向更远的宇宙。”
当天晚上,李扬在“地火金月民生报告”
上写下:“地球未来社区成1级文明示范标杆,火星丰收节显移民安居成果,金星重工区保障工人生活,月球重力系统解决驻月难题。
地火金月民生闭环已形成,人类在太阳系的生活根基已固,这是1级文明最坚实的底色。”
报告的配图里,上海未来社区的夜光树泛着绿光,火星丰收节的展台摆满粮食,金星虚拟地球舱里的工人笑着体验海边场景,月球科研人员穿着重力鞋正常行走——四张画面拼接在一起,像一幅“太阳系民生百态图”
,记录着人类文明跨越星球后的幸福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