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就赶来了,你等着我,没让你等待的太久吧?”
夏青青心情很激动。
张静看愣了,这女孩子跟着男孩跑啥?这丈夫把铭阳送回去,不久就回来了,她去了,后边怎么回家?总不能跟着丈夫,扭头就回来吧?没等铭阳开口,她就对夏青青说:“孩子,你的父母也盼着你回去,你说你跟着来回跑这一百多里地图个啥?还是别去了,坐着车很颠簸。”
铭阳有心领着夏青青,就对着张静央求道:“姑姑,青青就想去咱们那里看看泾河,昨晚回家了,肯定给家里说过了,她在家也没啥事,你就让她跟我去吧,又不耽搁啥事。”
看着夏青青红着脸,低着头,铭阳满眼期待的看着她,求着自己的话都说出口了,张静心软了。
她对着铭阳说道:“你们这些孩子,就是这么任性,不知道父母在家怎样操心着你,等着你回家?既然你们决定要去,那就去吧,去了要注意安全。”
张静没有阻拦,毕竟他们都是大孩子了,不像小孩不懂事。
给两个孩子开了绿灯,两个人高兴地上了马车,段玉,抡起鞭子,赶车上路。
这两个人,在路上说个不停,没有出过门的夏青青,看到什么都新鲜,铭阳不厌其烦给解释着,这个山头,那个沟壑。
说话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使她们感觉路程都短了,马也似乎走的快了。
半天的颠簸,终于到了张家堡,铭阳心情有点激动,夏青青更激动。
对没有见过泾河这样大的河流的夏青青来说,感觉很新奇。
站在城堡桥头,远远就能看见泾河,看着张家堡的一切,都觉得与众不同,她悄悄的对铭阳说:“你们住的地方,地势险要,过去肯定是个财东人家,还能看见泾河,真是有山有水有美景,就像神仙住的地方,真好。”
夏青青的话,说的铭阳愣了神,这过去是个财东家算是说对了,可现在世道变了,从小到大,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个地方有什么好。
别的不说,就上学也是费尽力气,半年才回一次家。
也许姑姑深有体会,才把铭芳拔离了这片土地。
自己上学念书,就是为了走出这里,去往县城。
根本原因,就是认为自己的家乡太偏僻了,医疗教育啥条件都没有。
而夏青青却和自己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真有点不识泾河真面目了,铭阳不好说什么,给回之一笑。
真是:看见风景就着迷,怎知生活不单一。
没有负担觉得好,哪知重担压弯脊。
金珠见儿子带回了女同学,那是十二分的热情,嘘寒问暖,把女孩父母都问候了个遍,加之孩子长时间不回来,为了弥补缺失,把积攒的自己都舍不得给河生吃的干果,端出来招待孩子的同学,立刻做刀剺面,招呼段玉和这位客人。
心里想,得需好好招呼她,别给孩子丢脸。
段玉要去吃饭,把马拴在路边,让马在路边吃点草,好回家赶路,张良给马吃了点玉米渣,补充了营养,人吃饭,马吃草,两不耽误。
吃过饭段玉要走了,不知铭阳怎么安排他的同学,是否跟着自己回去?看着铭阳,看他如何打算。
铭阳自然想留着夏青青,刚来没玩,怎么能走了?
铭阳看住姑父看自己,就给姑父说道:“姑父,辛苦你了,青青来玩两天再回去,你就先回去吧。”
铭阳开口了,金珠和张良也没了话,他们只好打段玉回家了。
铭阳想带夏青青去泾河,看着姑父赶着马车走了,便给父亲说道:“大,青青没坐过船,你能不能满足一下她的愿望,让感觉一下坐船的滋味。”
铭阳知道,夏青青没见过大河,那就更谈不上坐船了,带青青来,就是要让夏青青,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她肯定觉得新鲜。
孩子张口了,张良自然答应,岂能扫了他们的兴致?高兴的说:“坐船那还不简单,那是咱的拿手活,在泾河水里坐船,感觉那是不一样,比平静的水里,那是惊心动魄得多了。”
张良满口答应,在孩子的女同学面前,那是要给铭阳长脸的,绝不能拉垮。
想着村上的事也不急,只能告假往后缓缓,给铭阳撑起面子更重要。
听了父亲答应哥哥和他的女同学去泾河坐船,铭莹也心热了,也跟着喊道:“大,我也要去,从小到大,只看过船,也没坐过船。”
铭莹看着哥哥的女同学,既羡慕,又嫉妒。
自己没上高中,就是为了把机会让给哥哥,给家里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