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敲门声响起,是秘书。
“白书记,已经快十一点了,您要不要回去休息?”
秘书的声音带着担忧。
“再等会儿。”白岭摆摆手。
“把纪委张书记的电话给我。”
电话接通后,白岭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老张,能源项目的资金审计,要加快进度,但一定要‘客观公正’,不能有任何倾向性——发现问题就记录在案,没发现问题就正常上报,明白吗?”
张书记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明白,白书记,我会亲自盯着。”
挂了电话,白岭松了口气。
他要的就是“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只要审计出洪家资金挪用的问题,不管金额大小,都是中立派系介入的“借口”。
他不需要把洪家一棍子打翻,只需要一个“口子”,一个能让北城的人进来的“口子”。
秘书离开后,办公室又恢复了寂静。
白岭坐在椅子上,看着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每一声都像敲在他的心上。
他想起自己刚到秀水省任职时,老领导对他说的话:
“在官场,要想站稳脚跟,就得学会‘藏’——藏起自己的心思,藏起自己的立场,藏起自己的使命。”
这几年,他一直践行着这句话。
所有人都以为他是“稳健派”,是“和事佬”,却不知道他的每一步,都在为中立派系的布局服务。
现在,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他知道,这个决定一旦做出,秀水省的官场就会掀起轩然大波。
洪鸣会反扑,郑刚会施压,甚至君家和林家都会有自己的算计。
但他没有退路——要么完成老领导的使命;要么功亏一篑,自己也落得个“黯然离场”的结局。
他不知道自己的职务最终会调到哪里,也不知道能否借这次机会遏制洪家,但他知道,自己必须走下去。
因为在官场这条路上,从来没有“回头”的选项,只有“向前”的宿命。
另一边,君凌坐在Y市寝室的窗边。
前世的他,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打工人。
没权没势,唯一的“见识”,就是从手机新闻里看到的那些“大人物”“大事件”。
而洪家,就是新闻里最常出现的名字.
一会儿是“洪氏能源拿下百亿矿区项目”,一会儿是“洪家公子斥资千万打造网红街”。
直到十年后,那条“洪氏家族涉嫌卖官、洗钱、暴力拆迁等多项罪名,核心成员落网”的新闻弹出,才让他第一次看清这个“豪门”光鲜背后的溃烂。
那时候的他,只是个无力的旁观者。
看着新闻里洪家的风光,看着不少人被洪家势力压迫,只能在心里骂一句。
就像前世新闻里写的那样: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而他,想做那个让正义早点到来的普通人。
前世那些他没能帮上的人,那些他只能眼睁睁看着的不公,现在终于有机会去改变了。
他查洪家,从来不是为了君家的脸面,不是为了和洪晓争一时长短,更不是为了所谓的“政绩”。
他只是不想再让那些像前世自己一样的普通人,在权势面前只能低头。
这就是他对洪家“不感冒”的真正原因——无关家族恩怨,无关权力博弈,只是一个普通人,在有能力之后,想为更多普通人,撑起一片安稳的天。
一周后,秀水省政府办公厅的灯光,连续亮了三个通宵。
当“洪闵同志将于本周赴秀水省调研,重点考察能源产业发展”的通知通过内部渠道下发时,整个秀水省官场都绷紧了神经。
没人会真的相信这场调研是“常规考察”,尤其是当调研名单里明确写着“西部矿区能源项目”时,所有人心照不宣:这位刚进北城的大佬,是来给洪家站台的。
会议室内,白岭看着桌上的调研行程表,指尖在“西部矿区”几个字上反复摩挲。
旁边的秘书正在汇报准备情况:
“洪书记的随行人员已经确定,包括能源局的两位司长、北城政策研究室的专家,还有媒体的记者团。矿区那边,洪省长已经安排好了,施工队暂停了有环保争议的区域,临时补种了树苗,还搭建了‘绿色能源展示厅’。”
白岭没说话,只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早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