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
一阵兵器相交的声音响起,一杆枪架住了关胜的大刀。
关胜自诩从来没有逢过对手,而且力大无穷,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便重达八十二斤。
你想,如果关胜力气小,他连自己的大刀都舞不起来。
可是,自己的大刀竟然被蹦起来三尺多高,虽然没有脱手,却被震得虎口麻,两条膀子“嗖”
的一声,嘎嘎作响。
“踏踏踏”
,
关胜胯下的赤兔马往后连退了数步,
“嘘嘘”
关胜轻轻一揽马的缰绳,赤兔马“稀溜溜”
叫了两声,站在了原地。
关胜这才仔细打量眼前之人,这个人怎么这样大的力气,也就是自己,不然大刀已经被磕飞了。
只见此人,头戴金盔,身披铠甲。
如果跳下马,身高足有八尺开外(现代的一米九左右),浓眉大眼,目朗唇方,五官端正,仪表堂堂。
胯下“照夜玉狮子”
马,手握“朱缨丈二枪”
。
胯下马掌中枪,堪比三国时期的常山赵子龙,往那一站是不怒自威。
此人正是水泊梁山监察院的院长史文恭。
“秦将军,你受累了,回去歇息吧!”
秦明感激地看了一眼史文恭:“院长,这个关胜厉害,你要多加小心!”
“嗯我知道!”
战场上只剩下了关胜和史文恭,这两个人的交锋,可以说是水浒世界中顶尖高手的交锋。
关胜问道:“对面何人?”
“史文恭。”
“哦”
关胜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都说史文恭乃是陕西大侠周侗的徒弟,枪法冠绝天下,刚才的一枪,果然名不虚传。
关胜稳了稳心神,将青龙偃月刀横在胸前,沉声道:
“史将军武艺群,何必屈身于草寇之中?不如归顺朝廷,关某愿以性命担保,保举将军一个锦绣前程。”
史文恭闻言微微一笑,朱缨枪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银弧:
“关将军此言差矣。
梁山聚义,替天行道,岂是寻常草寇可比?倒是关将军身为汉寿亭侯之后,何苦为奸臣卖命?不如与我等共襄义举,方不负这一身武艺。”
关胜脸色一沉:“休得胡言!
尔等目无王法,劫掠州县,还敢妄称替天行道?”
史文恭不慌不忙,枪尖轻点地面:
“关将军可曾亲眼见过梁山劫掠百姓?可曾听闻梁山好汉欺压良善?反倒是那高俅、蔡京之流,贪赃枉法,祸国殃民,将军为何视而不见?”
这番话正戳中关胜的心事,他虽为朝廷命官,却也深知朝中奸佞当道。
关胜的为人光明磊落,为人又正直,只是自己人微言轻,只能是徒叹奈何?
关胜收敛了一下心神:“史院长,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还是大刀和长枪论个高下吧!”
史文恭也是朗声一笑:“好关将军,请!”
“请!”
两匹战马相对而立,蹄下尘土微扬。
关胜的赤兔马喷着响鼻,前蹄不安地刨地;史文恭的照夜玉狮子则静立如松,唯有马耳不时转动。
两个人便如那不老松一般,静如处子。
两边观阵的大将和士兵,都被这紧张的空气压抑的有点喘不过气来。
就连两边擂鼓助威的士兵,也忘记了敲鼓,也不敢敲鼓了,生怕惊扰了场上的两员战将。
战场上顿时安静下来,就连一根针落在地上也能听见。
“哗哗”
地上有几片落叶被这种杀气卷起来,随着风刮向了史文恭的面门。
关胜站在了上风头,而史文恭则是站在了下风头。
也就在这同时,关胜动了。
关胜趁风势骤起,赤兔马猛然前冲,青龙偃月刀自下而上斜撩而起,刀锋破空,出龙吟般的啸声!
这一刀名为“青龙出海”
,势大力沉,寻常武将若硬接,必被连人带马劈成两段!
史文恭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胯下的“照夜玉狮子”
四蹄一错,侧身避过刀锋。
同时,史文恭的丈二朱缨枪如灵蛇吐信,直刺关胜咽喉!
这一枪快若闪电,角度刁钻,正是周侗所传“百鸟朝凤枪”
中的“白虹贯日”
!
关胜心头一凛,急忙收刀回防,刀杆横挡,“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