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赞的命运却总是一波三折,有大喜往往又伴随着大悲。
在一次和大辽国的交锋中,王爷被大辽国包围,宣赞又舍生忘死把王爷救出。
王爷对宣赞非常赏识:“好样的,宣赞,我欲把小女许配于你,你意下如何啊?”
宣赞闻言大喜,这可是猪八戒娶到了嫦娥,当即跪地叩:“感谢王爷成全!”
然而就在大婚当日,郡主揭开盖头时,竟被宣赞的丑陋相貌吓得昏死过去,醒来后,又悲愤交加,咬舌自尽。
王爷震怒,将宣赞逐出王府,而且把女儿之死归罪到宣赞身上,从此宣赞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其实,这样的悲剧都是包办婚姻的恶果。
又怎么能怪宣赞呢?
长得丑又不是他自己的错。
宣赞失魂落魄地回到军营,却现连昔日同袍都对他避之不及。
有人甚至在背后讥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从此后,宣赞不再求上进,又看到朝廷内部,谁为了国家,谁为了百姓,便会收到奸邪小人的打压,从而对这样的一个混蛋朝廷更是失望。
宣赞越变得心灰意冷,从此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直到前几日,在朝堂之上骂了这些朝廷重臣,又举荐了关胜,便已经有了打算,也想随大哥晁盖占山为王。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前日交锋的时候,宣赞为什么放过郑天寿和燕顺的原因。
晁盖关切地看着宣赞:“贤弟,你怎么会想起诈降之计?真是有勇有谋啊!”
宣赞脸一红:“大哥休要取笑于我,我这苦肉计还有什么诈降都是被逼出来的。”
“哦?”
晁盖不解地问道:“贤弟此话从何说起?”
“唉!”
宣赞叹了口气,“前日在战场之上,与郑天寿和宣赞两位兄弟搏杀,这两位兄弟的功夫却有点”
宣赞本来想说,这二人的功夫有点太饭桶了,可是,自己想上梁山,以后想处的日子还很长,便也没有好意思说出口。
宣赞虽然没有说明,晁盖也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郑天寿和燕顺的功夫,晁盖自然明白,这两个人的绰号倒是挺能唬人,要说功夫吗确实稀松平常。
“哈哈哈!”
晁盖爽朗的笑道:“贤弟接着说。”
“我在出招的时候,暗自放了水,并没有出杀招。”
“哦!”
晁盖接着话茬说道,“你虽然暗自放了水,谁曾想,却被关胜识破。”
宣赞一击手掌:“哥哥你太聪明了,不愧是我的好大哥,正是被那关胜识破。
无奈,我才故意说私自放了郑天寿和燕顺,是为了今后诈降。”
晁盖还是不解的问道:“无论是真投诚,又或者是诈降,你都不会有问题。
因为,有我在!
你怎么还让别人打你三十军棍呢?”
宣赞的脸一下子黑了:“哼别提了,都是那郝思文,自作聪明,说什么要学那三国时期的老黄忠,苦肉计必定能够瞒过那水泊梁山的好汉。”
“既然有我在梁山,你还何必用那苦肉计?白白挨了三十军棍。”
宣赞苦笑道:“大哥,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你要在当时,能拒绝那三十军棍吗?”
晁盖想了想:“不能拒绝,棍在手上,不能不打。”
“唉我命苦啊!”
“哈哈哈!”
晁盖放声大笑,“这样也好,演起戏来更逼真,更全套啊!”
“好了,大哥,你就不要再取笑小弟了。”
晁盖问道:“你和关胜定的什么里应外合之计?”
宣赞道:“三日后,点火为号。”
“哦!”
晁盖一边想着,一边在房间里跺着步子。
这是晁盖多年的习惯了,一遇到大事,便是这样。
忽然,晁盖停下脚步说道:“那就将计就计,三日后,你在大帐点燃大火,诱关胜来袭。”
“好的,就这么办!”
宣赞接着又说:“哥哥,这次我就不准备回朝廷了,要在梁山入伙,随哥哥建一番大事业。”
晁盖看着宣赞,默默的摇了摇头。
宣赞有点不解:“哥哥你是不同意了?”
“对。”
“啊!”
晁盖的态度,倒是出乎宣赞的意料。
“这是为何?”
晁盖拍了拍宣赞的肩膀:“贤弟,时机还不成熟。”
宣赞有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