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往死坑你(1 / 2)

为了向宋子文展示军队经商办厂,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徐剑飞信心满满地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自豪地说道:“军队经商办厂的好处,我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你看看我,我就是办厂开矿,与第四师团经商,我就养活了整整十万士兵,和上千万的人口啊!

而且,我们与日本鬼子的战斗也是互有胜负,难分高下,越战越强。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亲自创办了石灰厂、煤矿、钢铁厂和榨油厂等一系列产业,并且还地利用民间资本,鼓励他们开办各种手工作坊和小型工厂。

与第四师团经商,我的根据地是遍地商人。

在六安自贸区有整个华北最大的商行。

正因为如此,我的军队才能衣食无忧,具备独立对抗鬼子的实力,而且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军队经商办厂的好处吗?”

徐剑飞的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宋子文不禁为之动容。

他心想,如果那三百万闲置的军队,真的能够像徐剑飞所说的那样,实现自给自足,那么国民政府的财政压力将会大大减轻,甚至可能减少一半之多!

如此一来,他宋子文就可以将节省下来的这笔巨额资金,灵活地调配到其他领域,这无疑会让他的工作变得轻松许多,也更易于取得显着的成效。

然而,就在他思考之际,突然意识到,如果真的实施了这个办法,那么北面在未来,必然会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和竞争对手。

更令人痛惜的是,就眼前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家伙,竟然通过这种方式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不受国府管束的军阀。

宋子文就不禁苦笑摇头,感叹道:“正是因为你的这个办法,才导致军阀四起、遍地开花啊!

这绝对是万万不能实行的。”

徐剑飞对于军队经商创业所带来的危害,又怎能不清楚呢?只不过,他本来就是打算坑他们一把罢了。

于是,徐剑飞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说道:“掌握在别人手中的军队,如果让军队去经商创业,那必然会造就出一个又一个的军阀。

这确实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一点不假。

但是,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哪一个朝代在实行了军屯之后,没有打造出一个强大的王朝呢?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宋子文闻言,如同一个乖巧的小学生一般,满脸好奇地追问道:“为什么呢?”

徐剑飞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解释道:“关键就在于对军队的绝对掌控。

在我们伟大的光头统一全国之前,各地的军队都分散掌握在各地的军阀手中,这种情况下,此法自然是不可取的。”

然而如今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了,大后方那多达300多万的军队,上至将帅,下至士兵,无一不是光头的学生、门人、弟子,同乡,或者是他绝对的心腹。

这些人在经过多年政治部的教导后,早已成为三民主义的忠实追随者,和一个领袖的坚定拥护者。

可以说,这300多万的军队,已经完全被我们的光头所掌控。

他们不仅是国家的军队,更是光头的私人武装。

既然如此,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展生产、自给自足并逐渐强大起来,又有什么不好呢?

毕竟,无论他们变得多么强大,最终不还是光头的兵吗?

这样一来,我们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又有什么需要顾虑的呢?”

宋子文听到这里,突然间恍然大悟,他激动得一拍桌子,豁然站起身来,兴奋地说道:“剑飞老弟,你的分析和举措真是太正确了!

我会立刻抽出时间,向光头提出建议,尽快实施军队经商办厂政策,让那300多万军队行动起来!

不再一天无所事事,而是为这个国家在经济上在作出巨大贡献,这倒不用废国库一块钱一粒粮食一条棉纱,就养成300万经济富足的强兵。”

然后激动的伸出手端起酒杯,对着徐剑飞举了一下:“我为你这为国为民的最好的建议表示感谢,干杯。”

徐剑飞也无比兴奋地举起了酒杯在心中欢呼:“年后,光头的军队就废了,为此我们必须干杯庆祝。”

军队经商办厂,不单单是造成军队的腐败,根本上是他们凭借特权和前途破坏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

宋子文越听越兴奋,兴奋的说道:“真的是听君一席话,真的听君一席话啊,真有醍醐灌顶如遭雷劈的感觉。

说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