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飞并没有预料到自己的队伍,会展得如此迅。
他最初的建军目标,只是想训练出一支特种作战大队,与鬼子展开特种战斗。
因此,他在采购武器时,主要考虑的是适合特种作战的轻型武器。
而对于重武器,尤其是高射炮这种防空武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此外,自古以来就有“防空防空,十防九空”
的说法,而且高射炮的弹药消耗极其巨大,这使得它在实际作战中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被一些人视为“鸡肋”
。
基于这些原因,徐剑飞在采购武器时,并没有将高射炮列入优先考虑的范围。
然而,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徐剑飞逐渐意识到,缺乏高射炮对防空能力的影响。
可是,此时真正的高射炮精品——德国货,已经难以购买到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转向美国,购买了10万支大八粒,以及勃朗宁机关枪,但仍然没有购买高射炮。
此时此刻,他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
这懊悔的根源,便是那些如苍蝇般恼人的鬼子轰炸机和战斗机。
它们像幽灵一样,死死地咬住自己的队伍不放,使得队伍无法顺利前行,只能不停地奔跑、停歇,无法迅抵达南瓜店。
尽管如今张志忠将军身旁的兵力,相比历史记载已经多出了一倍,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宽慰。
因为他深知,历史上的那场战役,他是以区区1500人的兵力,去对抗日军那多达5000人的强敌。
而如今,尽管他手下的兵力接近5000人,可他所面临的敌人,却是整个39师团!
两万多人。
如此更加悬殊的兵力对比,让他意识到这场战斗的危险程度,远远过了历史上的那次。
如果自己不能尽快增援上去,那么历史的悲剧恐怕将会再度上演。
届时,中国将会失去一位杰出的名将,而第五战区也将痛失一根顶梁柱。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