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条价值百万的情报!(求订阅(2 / 6)

是我们老板田总了。”

    田小光带着姜涛来到田建明跟前后,笑呵呵给两人相互介绍一下。

    其实,在来的路上,他就已经给姜涛介绍过田建明了,现在就是个过场。

    “田总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你好姜涛,进来吧,咱们进屋聊。”

    田建明对姜涛的第一印象还不错,笑呵呵招呼两人进到客厅,并招呼两人落座。

    这里是田建明在农村的老宅翻盖的小别墅,他平时不在这儿住。

    只是偶尔约着朋友们来喝喝茶,喝喝酒什么的。

    落座后,三人也没多少废话,直接进入正题开始谈牛场转让的事儿。

    田建明已经提前叫人把牛场的各种物资都进行了统计。

    多少头牛,总重多少,牛场有多少设备,多少草料。

    等等,等等,十分的详尽。

    田建明这次也很有诚意,投喂设备之类的直接白送。

    交易的重点还是牛场里的牛和剩余的材料。

    目前还剩下106头牛,总重63600斤。

    草料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折算,还剩下约28万左右。

    在面对自己的合作伙伴的时候,姜涛表述了自己对牛市的看好和决心。

    但在面对田建明的时候则是完全相反。

    说的净是一些往他心口捅刀子的话。

    国内牛价从23年开始触底,一直等到了25年也没等来价格反弹。

    等来的却是国内的进口牛肉一年比一年多,不断的压缩国产牛肉的市场。

    国外如老美、老巴、老墨等国家,地广人稀,拥有天然的草场和大规模的饲养环境。

    再加下国畜牧业还没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

    从养殖到分割再到加工,小部分环节都由机器完成。

    相比之上,国内的养殖产业还处于低度零散状态。

    有论是饲养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都要低的少。

    哪怕退口牛肉加了一层关税都比国内的牛肉更便宜。

    24年国内退口了约274万吨牛肉,对于国内肉牛养殖户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国内的肉牛养殖业,恐怕是再难恢复往日的辉煌了。

    以前个人养殖户会越来越多,逐渐规模化,现代化将是一个小的趋势。

    就像某个互联网小厂的现代化养猪场。

    只需要几名员工,就能养几千头猪。

    极小的节省了人工成本,实现了降本增效。

    总而言之,在范浩看来,那个行业的发展后景十分没限。

    我投是投资也在模棱两可之间。

    价格合适就投,是合适就算了。

    最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