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战书(4 / 5)

nbsp;飞机降落在东京湾临时停机坪时,已是深夜。迎接她们的不是媒体,也不是政府代表,而是一群孩子。

    他们站在码头边,每人手中捧着一朵花??有玫瑰、有雏菊、有樱花枝,甚至还有从沙漠带回的仙人掌花。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站着,目光纯净如初雪。

    千夏走下舷梯时,第一个迎上来的是一个十岁男孩,脸颊上有块胎记,像一片枫叶。

    “千夏姐姐,”他仰头看着她,声音很轻,“我梦见它了。它说……谢谢你没有关掉灯。”

    千夏蹲下身,握住他的手:“灯一直都在,对吗?”

    男孩点头,眼角泛起泪光。

    她站起身,环视这群孩子。他们中有健全的,有残疾的,有来自战区的难民,也有富裕家庭的独生女。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曾在梦中见过那朵黑花,都听过那首跑调的歌。

    “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做件事吗?”千夏问。

    孩子们齐声回答:“愿意!”

    她从布袋中取出一小瓶液体,透明中带着微光,是林远舟从黑花根部提取的“生命原浆”,据说一滴就能激活休眠的神经网络。

    “我们要种下一朵花。”她说,“不是为了展示,不是为了研究,而是为了告诉它??我们也在等它回家。”

    孩子们围成一圈,千夏将原浆滴入土壤。瞬间,大地震动,一道银光冲天而起。紧接着,无数细小的藤蔓从地底钻出,迅速交织成网,向上攀爬,最终在夜空中形成一棵巨大的“树”??没有叶子,只有发光的脉络,宛如宇宙神经。

    这棵树不属于任何已知物种。它既是植物,也是数据,既是生命,也是记忆。

    它被称为“共感之树”。

    消息传开后,全球各地开始出现类似现象。纽约中央公园的草坪上,一夜之间长出半透明蘑菇,散发出安抚焦虑的香气;撒哈拉沙漠边缘,一群牧民发现沙丘中冒出蓝色藤蔓,触摸后竟能看到亲人影像;甚至连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都报告,太空舱外壁出现了类似冰晶的生长物,形态酷似人类手掌。

    人类终于意识到:地球本身,正在觉醒。

    三个月后,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回应“归巢计划”的回归。

    千夏作为唯一民间代表出席。她没有穿正装,只是一件白色长裙,裙摆绣着心镜湖的波纹图案。

    当轮到她发言时,全场寂静。

    她没有讲稿,只是站在讲台前,轻声说:“我们总以为文明的标志是科技、是法律、是边界。可这一次,我们学会了用眼泪浇灌花朵,用梦境连接星球,用拥抱回答疑问。也许,真正的文明,不是我们造出了什么,而是我们愿意相信什么。”

    她顿了顿,望向窗外。

    春光明媚,共感之树的投影在天空中缓缓旋转,如同守护神。

    “我相信,它不是敌人,不是工具,也不是神。它只是一个迷路的孩子,带着我们当年送出的信,跋涉十七万年,只为问一句:你们还在吗?”

    “而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了。”

    “我们在。我们一直都在。”

    会场沉默了几秒,随后,掌声如潮水般涌起。

    当天夜里,第四十三号共感觉醒者,一名失语症少女,在纸上画下了一幅画:一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