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母子之间(1 / 2)

要不怎么说,你太后终究是你太后。

作为整个大清朝建国以来,宫斗最频繁、最狠戾、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最终赢家

太后只要下定决心,哪怕面对的是什么侄女,也能毫不留情,说让她生病,她便只能生病,行事果断到令人胆寒。

而宜修也是因为常年害人,所以防备心极重,从她殿中从不香这一点就能看出。

所以生病之初,她也以为自己是遭了谁的暗算,可正如当年的华妃一般,这太医院从始至终都只有一条舌头,

只是这条舌头从来都不属于她这个皇后,而是属于太后这位真正的幕后之人。

因此,即便宜修请了多位太医,得到的诊断也只是"

心性郁结"

加之竹息提前交代,所有太医在诊治时,也都会有意无意地将病因往这方面引导。

到最后,就连宜修自己都开始怀疑,是不是因为几次计划的失败,才让自己内心憋了这样一股火,

后又因急于想要一个小阿哥,才宿疾复,生了这样一场大病。

总之无论如何,这场病宜修是无论如何都躲不掉的。

一切早在太后心意已决之时,就被定得死死的。

而且托竹息这个忠仆的福,这场病也确实让宜修没了任何的闲工夫,去关注其他的事。

单只是每日的头痛,便让她欲仙欲死。

而太后这位老影后更是亲自出场——又是慰问,又是赐药,又是怪罪太医的

一番念唱作答下来,太后不仅没让宜修怀疑到自己,反而让她觉得世上只有姑母最好,关键时刻还是姑母靠得住。

但有一事,却也让宜修很不开心——那就是太后没有让嫔妃们为她这个中宫皇后进行侍疾。

给出的理由是:嫔妃们可是都要为皇帝孕育子嗣的,如果累坏了身子,又怎能生出健康的皇家血脉?

到底是老江湖,几句话便捏住了宜修的软肋,同时又占住了大义。

而太后也深知宜修即想要个孩子,却也想借着生病,来摆摆她那皇后的谱,便做主替她选了更重要的。

而更深层次的用意,便是想把宜修给困在这景仁宫中,不让她再借机生出任何的事端,她老人家也是烦透了。

由此可见,太后对宜修甚至对自己的大儿子都是毫无亲情可言,也不过是她眼中可利用的工具罢了。

否则这花样百出的手段,怎从来不见她在雍正面前显露一番,而是一直深藏不露?

还不是想把这些底牌都留给自己的小儿子。

而雍正这个做儿子的,其实也是不遑多让。

自从查出老八几人又想坏他的好事,便也勾起了他许多不好的回忆。

若是兵权还在年羹尧手中,他说不得还会有所顾忌。

但如今他可谓是大权在握,那自然也就迫不及待地想给这几人挖个大坑,再等着他们乖乖跳进去赴死。

思来想去,他最终还是把主意打到了老十四身上,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不信老十四回来后会乖乖听话,这狗改不了吃屎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

说你呢,百福,造化

更何况原先他们几人便臭味相投,相信用不了多久,便又会重新和老八、老九、老十勾搭起来。

等到时机成熟,他再给老十四一些兵权,这不就成了一个"

低配版"

的年羹尧吗?

想通这些之后,雍正也并未主动向太后提及此事,而是开始在前朝朝堂上重新分配年羹尧曾经掌控的兵权。

他深知不能再让任何人重蹈年羹尧独掌大权的覆辙,即使是岳飞后人岳钟琪,也不会得到过度集中的军权。

于是他便开始采取分权制衡的策略,确保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且他也一直怀疑太后与前朝有所勾连,尤其是他那位好舅舅。

他相信自己重新分配兵权的动作,必然会让太后着急,并主动来与他谈老十四之事。

否则一旦兵权全部分配完毕,老十四回来的希望就更小了。

果然,没让他等多久,太后便对外宣称旧疾复,理由是为皇后生病着急上火所致。

而雍正接到消息后,便知他这位皇额娘这是实在忍不住了,于是也急忙赶往了寿康宫。

他这边一进寿康宫,便急忙问道:"

儿子刚下朝,便得知皇额娘身体不适。

太医看过了吗?现在怎么样?"

只见太后半倚在床榻上,额上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