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攻占重庆(3 / 8)

秘密绕至城后,准备攀爬城墙。城内的魏军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搞得措手不及,慌乱之中,城墙防御出现了漏洞。温景安见状,亲自率领主力发起冲锋,战鼓震天,箭矢如雨。经过一夜激战,南宁城破,魏军败退。温景安再次采纳沈凌汐的建议,对投降的士兵予以宽恕,对百姓施以仁政,南宁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温景安和沈凌汐的军队在广西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其规模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他们的英名在民间广为传颂,成为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南宁一役胜利后,他们马不停蹄,沿着海岸线一路挺进,剑指广东。十月二日,南宁被攻占后,温景安和沈凌汐继续挥师前进。十月十五日,百色沦陷;十九日,崇左被攻克;二十一日,钦州落入他们手中;二十五日,防城亦被占领;二十六日,北海也被收服。每夺取一座城池,都是对他们信念的肯定,也是对大齐未来的许诺。

站在北海的城墙上,温景安凝视着波涛汹涌的南海,心中豪情万丈。他对沈凌汐说:“凌汐,我们的步伐永不停歇,直至大齐的旗帜飘扬在每一个角落。”

沈凌汐紧挨在他身旁,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陛下,广东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那里物产丰富,人民勤劳,若能收复,大齐的经济将更上一层楼。”

温景安点头赞同,他深知广东不仅是经济要地,更是对外贸易的关键。他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向东进军,一举夺取这片富饶之地。在北海稍作休整后,温景安和沈凌汐便统率大军向广东挺进。同时,他们也分兵扫清广西其余地区。十月二十九日,广西全境得以收复。

戚华将军的军队在衡阳城的胜利为大齐带来了新的希望,士气高涨,百姓欢欣。占领衡阳后,戚华将军并未停歇,他深知湖南的战略意义,决定乘胜追击,继续向北挺进,直指长沙。十一月初一,戚华将军的军队抵达了长沙城外,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是湘楚文化的中心,也是通往江南的门户。在长沙城下,戚华将军审视着眼前的城墙,心中盘算着攻城之策。他清楚,长沙城池坚固,非一日可下,必须谨慎行事。于是,他下令军队扎营休整,同时派出斥候,详细侦察城内敌军的动态。

长沙的守军听说戚华将军即将到来,早已严阵以待,城内外布满了陷阱和伏兵。然而,戚华将军早有准备,他的军队在城外布下了严密的防线,防止敌军出城偷袭。同时,他还派遣使者进城,向城内百姓宣传大齐的仁政,试图瓦解守军的民心。几天后,长沙城内的百姓开始动摇,许多人悄悄出城投降,带来了关于守军内部矛盾的消息。戚华将军见时机成熟,便下令发起总攻。在一场激烈的战斗后,长沙城门被攻破,戚华将军的军队涌入城中,守军无力抵抗,纷纷投降。

十一月二十五日,占领长沙城后,戚华马不停蹄地派出兵力,扫荡湖南各地。到十二月初一,湖南全境终于光复。

与此同时,温景安和沈凌汐领军在十一月初一攻下了高州,初三便占领了雷州半岛,初五更是成功拿下了整个海南岛。随后,他们继续向东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城略地。终于,在二十七日,抵达了新会城。在新会城下,温景安和沈凌汐面临着一场新的严峻考验。

新会城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岸,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是连接广东沿海与内陆的关键枢纽。虽然城内守军实力不如之前遇到的魏军,但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却使攻城难度大幅增加。

温景安和沈凌汐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更为谨慎的策略。他们首先派遣使者前往城中劝降,期望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然而,城中的守将态度异常坚决,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投降的要求。

面对如此局面,温景安和沈凌汐不得不着手准备发动攻城战。

在攻城的前夕,沈凌汐提出了一个大胆而精妙的计策:“陛下,新会城固然坚固,可守军内部并非团结一致。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从内部瓦解他们的力量。”

温景安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皇后所言甚是,具体该如何实施呢?”

沈凌汐继续说道:“我们可以秘密联络城中的一些将领和官员,向他们承诺,只要在攻城时保持中立或者暗中协助我们,便可保全他们的地位和财产。如此一来,城中的守军便会人心惶惶,士气大跌。”

温景安点头同意:“好,就这么办。立即派人潜入城中,执行这项任务。”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齐的密探们悄悄进入了新会城,开始执行沈凌汐的计策。他们利用各种手段,与城中的将领和官员进行了接触,传达了大齐的善意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