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党志军判处死刑(4 / 7)

自做媒,将她下嫁于你,并册封你为驸马,不知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众人皆向萧淮辞投去羡慕的目光,能得圣上赐婚,与公主结亲,那可是无上的荣耀啊!

萧淮辞听闻此言,先是一愣,但很快便回过神来。他毫不犹豫地跪伏在地,叩头谢恩道:“承蒙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然……臣有一事不得不奏明陛下,请陛下恕罪。”

秦宗权微微皱眉,问道:“何事?但说无妨。”

萧淮辞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家中早已有糟糠之妻,我们成婚至今已整整八年。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微臣对她情深义重,此生绝无再娶之意。因此,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话音刚落,殿内瞬间一片哗然。秦宗权更是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斥道:“好个萧淮辞,你竟敢如此大胆,公然违抗朕的旨意!难道朕的长姐还比不上你的发妻吗?”

底下的朝臣们也是面面相觑,窃窃私语起来。其中一名朝臣低声说道:“早就听说这状元郎的妻子乃是一介青楼女子,想不到他居然会为了这样一个出身低微之人拒绝圣上的赐婚。”

另一位朝臣闻言附和道:“是啊,真是令人费解。放着高贵的公主不要,却偏偏钟情于一个青楼女子,实在是匪夷所思。”

就在此时,一直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秦妙仪突然开口说道:“皇上,妙仪在北境为质十年,历经磨难。本想着此番回京能够觅得如意郎君,未曾想在这状元郎眼中,我堂堂一国公主竟还不如一个青楼女子!”说着,眼眶不禁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萧淮辞一脸惶恐地说道:“长公主殿下,您此次出使北境历经整整十年之久,这期间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正是因为您的无畏付出和卓越贡献,才换来了我们大齐长达十年的和平与安宁,您实乃我大齐当之无愧的功臣呐!微臣对您绝对没有丝毫的轻视之心,请长公主明鉴。只不过……微臣与拙荆相识于贫寒之时,那时微臣便曾许诺于她,待我金榜题名、高中之后,必定要给她一场盛大的婚礼,许她十里红妆。并且从此以后,微臣愿与她携手相伴,共度此生,一生一世只此一人,不离不弃。”

长公主秦妙仪将萧淮辞的这番话听在了耳中,见他言辞恳切、态度恭谦,心中不禁一动,旋即生出了一条计策。只见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容,轻轻拍着手掌说道:“好一句一生一世一双人啊!想我大齐能有像萧爱卿这样才华出众、重情重义的状元郎,实在是我朝之幸事。既然如此,皇上,本宫以为不如就赐予状元郎以皇室之礼,用百里红妆迎娶他的爱妻,也好借此彰显我朝重视人才、倡导美好姻缘的优良风范。”

大齐皇帝秦宗权略作思索,觉得长姐所言不无道理,当即点了点头,应道:“嗯,那就依你所言吧!”

萧淮辞听到皇上竟然应允了此事,一时之间喜不自禁,连忙跪地叩头谢恩:“臣叩谢圣恩!叩谢长公主!”

此时,秦妙仪又开口说道:“既然萧大人的婚事已经定下,那么不如就让本宫来充当你与夫人的证婚人吧。”

萧淮辞闻言,自是感激涕零,赶忙再次谢恩道:“此乃微臣与内子莫大的荣幸,臣多谢长公主的成全!”

秦妙仪微微颔首,朱唇轻启道:“萧大人,这民间向来有着这样一个习俗——新人在成婚前不可相见。故而在这段时日里,您不妨暂且留在宫中。至于余下的那些成婚相关事宜嘛,本宫自会全权负责操持料理,不知如此安排,您意下如何呀?”

萧淮辞闻听此言,赶忙抱拳躬身施礼,恭声应道:“微臣谨遵公主之命,多谢公主殿下的成全!”言语之间,尽显谦逊与恭敬之意。

秦妙仪凝视着眼前的萧淮辞,见他身姿挺拔、风度翩翩,心中不禁暗自欢喜。她嘴角微扬,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且略带狡黠的笑容,心中暗暗思忖着:哼,萧淮辞啊萧淮辞,不管怎样,你最终定然会成为本公主的囊中之物!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边的殷玉华得知自已的夫君萧淮辞高中状元后,满心欢喜之余也意识到从今往后他们一家三口将要在京城定居生活了。于是乎,她便携同幼女萧念华匆匆赶到官府,着手办理落户事宜。然而,当官府人员查验相关文件时却发现,虽然其他手续一应俱全,但殷玉华手中那份赎身文书竟然缺少了紫玉楼的印鉴。无奈之下,官府只能告知她需先返回紫玉楼补齐印鉴方可继续办理后续事宜。就这样,殷玉华万般无奈地领着年幼懵懂的萧念华又踏上了重回紫玉楼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