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船只靠近,并分析其航迹历史。”
卫星图像分析结果很快传来:在过去几天内,“海鸥”
号的航行轨迹确实存在多处不合理的迂回和度变化,且其关闭ais的时间段与“北星号”
消失的时间高度吻合。
几乎可以确定,“海鸥”
号就是伪装后的“北星号”
。
它没有选择前往意大利或克罗地亚等监管严格的港口,而是躲到了管理相对松散、海岸线复杂的阿尔巴尼亚南部水域,并似乎已完成某种形式的接触或交割。
“立即向阿尔巴尼亚海事部门出协查请求,质疑‘海鸥’号的合法性。”
“不屈”
号全驶向那个无名小海湾,直升机率先起飞。
然而当“不屈”
号和阿尔巴尼亚海警船只赶到时,“海鸥”
号已经起锚,正以经济航向公海方向行驶。
阿尔巴尼亚海警登船检查,现船上只有几名懒散的东欧船员,证件齐全,货舱内堆放着普通建材,未现任何违禁品。
那艘灰色快艇早已不知所踪。
“海鸥”
号船长一脸无辜地表示,他们只是因为主机故障临时锚泊修理,否认有任何快艇接近过。
一切看起来天衣无缝。
“他们得手了。”
接到报告后,邱光伟脸色阴沉,“货物很可能已通过那艘快艇转移上岸。
‘北星号’的任务完成了。”
消息传回塔那那利佛,李安然并未感到意外。
“‘海德拉’从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冷静地分析,“日本海的交易可能重要,但地中海的这条线,或许才是真正的核心。
通知‘影子’小组,立即追踪那艘灰色快艇的去向。
重点排查阿尔巴尼亚和黑山沿海的所有私人码头、废弃工厂和可疑物业。”
货物的最终去向成谜,但一条新的线索已经浮现,那艘神秘的灰色快艇,以及它在巴尔干半岛的接应网络。
阿尔巴尼亚,都拉斯港以南二十公里,一处废弃的混凝土厂。
咸湿的海风穿过破碎的窗户,挟带着地中海的潮气,卷起积满灰尘的地面。
几辆沾满泥泞的越野车停在厂房深处,车灯紧闭。
“影子”
小组的负责人,代号“渔夫”
,正蹲在一堵矮墙后,用热成像仪观察不远处一栋二层办公楼。
那是这片废弃厂区里唯一还有微弱灯光透出的建筑。
几小时前,他们根据“不屈”
号提供的最后方位,结合当地线人的模糊情报,一路追踪那艘灰色高快艇至此。
快艇进入这片遍布小型海湾和废弃码头的工业废墟后,便如滴水入海,消失无踪。
“热源信号三个,一楼两个,二楼一个。
没有大规模守卫迹象。”
“渔夫”
对着微型麦克风低语,“‘包裹’可能在里面,也可能已经转移。”
耳机里传来分散在厂区其他位置队员的确认声。
“a组就位,控制南侧出入口。”
“b组就位,占据制高点,视野清晰。”
“渔夫”
深吸一口气后下令:“行动。
a组正面突入吸引注意,b组掩护,我从侧翼破窗进入二楼。
保持静默,如非必要,不得开火。”
命令下达,黑暗中的幽灵开始行动。
a组两名队员如猎豹般悄无声息地接近办公楼正门,用开锁工具迅无声地打开了门上的挂锁。
几乎同时,“渔夫”
借助墙面的凸起和管道,灵活攀上二楼阳台,用刀划开窗户插销。
楼内,一楼的两个身影正围着一张破旧桌子检查物品,听到门口极其细微的响动,刚警惕地抬头。
“噗噗”
两声轻微枪响,安装了消音器的冲锋枪吐出火舌,两名守卫应声倒地,都未能来得及出警报。
“一楼清除。”
a组报告。
“渔夫”
滑入二楼房间。
简陋的办公室里,一个男人背对窗口,戴着耳机,专注地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流动的数据流。
“不许动。”
“渔夫”
的枪口抵住那人后脑,另一只手迅摘掉他的耳机。
那人身体一僵,缓缓举手。
“东西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