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上帝折鞭处”(2 / 2)

>

刘益州病逝后,其子刘璋继承益州牧的位置。

刘季玉(刘璋)虽然暗弱多疑,比起其父的铁血手腕,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也算是仁义有加。

在我看来,益州最重要的不是刘季玉的能力如何,而在王翦与赵充国身上!”严颜目光一闪,郑重的说道。

“哦,严老弟不妨说说你是如何看待王翦与赵充国的?”李颙再次坐了回来,露出感兴趣的样子。

“王太守在治军与作战方面有独到的理解,兄长应该也知道,我严颜生平,很少佩服人,自问自己在军事方面,在整个益州也能数得上号。

但是自从见过王太守这方面的才能后,感觉自己如同稚童面对老师一般。

在王太守身上,我仿佛看见了那位智而不暴、勇而多谋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成侯王翦。

赵郡丞则在战略规划、屯田戍边,以及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上,无人能及。

在他身上,我仿佛看见了北抗匈奴,西平氐、羌,为安定大汉边疆,屯田戍边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赵老将军的影子!”

“严老弟对他们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李颙颇感诧异的问道。

他与严颜相交数十年,自然知道严颜自视甚高,对大多数人都看不上眼。

严颜解下马鞍旁的鎏金官印,稳稳放在韭菜堆上,再次说道:“这是王太守让我带给兄长的益州郡太守的官印,整个益州郡的百姓,整个南中的百姓,整个巴蜀的百姓都在等着兄长啊!”

李颙忽然将锄头深深夯入舆图上的益州郡郡治滇池城的方向,铁齿没入瞬间,震得一旁的官印在春韭间轻轻跳跃。

“备马!趁我还没老到骑不动战马,也想完成心中的梦想!为兄这次不止为了整个益州的百姓,亦想看看严老弟如此高看的王翦与赵充国。”李颙扯下沾泥的布衣,换上已经洗得发白的昔日官袍,豪情万丈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