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战后余波生变数深宫暗流初涌动(2 / 3)

穿什么。”

苏婉垂下眼帘,掩去眸中情绪,“倒是姐姐,前日庆功宴上那件孔雀蓝宫装,真是光彩照人,想必中秋夜穿出去,定能让使臣们惊叹不已。”

李贤妃被夸得眉开眼笑,又闲聊几句便告辞了。

待她走远,翠儿忍不住道:“娘娘,这贤妃明摆着是来炫耀的,您何必对她这般客气?”

苏婉重新拿起绣针,针尖刺破绸缎,留下一个细小的孔洞:“在这宫里,客气不是给别人看的,是给自己留的退路。”

她忽然想起父亲流放前的话:“婉儿,入宫后万事谨慎,莫要卷入任何纷争。”

可如今,她似乎早已身不由己。

中秋前夕,御花园澄瑞亭。

工匠们正搭着彩棚,红灯笼一串串挂起,映得湖面波光粼粼。

林风乔装成侍卫,站在假山上观察地形。

澄瑞亭三面环水,只有一条石桥通往岸边,正是易守难攻之地。

“林将军,都按您的吩咐布置好了。”

暗卫头领肖策悄声走来,“石桥两侧埋了机括,亭内梁柱后藏了弓弩手,只要有人异动,立刻就能拿下。”

林风点头,目光扫过亭中那张紫檀木长桌。

桌上已摆好青瓷餐具,最显眼的是中间那只白玉酒壶——按林羽的吩咐,壶内掺了微量迷药,若有人在宴上传递密信,只需饮下此酒,笔迹便会在半个时辰后显形。

“对了,”

肖策递过一张纸条,“这是各宫嫔妃的座位安排,淑妃与贤妃分坐陛下左右,离主位最近。”

林风看着纸条上的名字,忽然想起苏婉那双看似温顺的眼睛。

他叹了口气:“但愿是朕多心了。”

中秋夜,月华如水。

澄瑞亭内灯火通明,丝竹声从湖对岸传来,伴着阵阵桂香。

林羽身着常服,坐在主位上,看着阶下翩翩起舞的宫女,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底却藏着一丝警惕。

“陛下,尝尝这桂花糕,是臣妾亲手做的。”

淑妃苏婉端着一盘糕点上前,月白色宫装在灯光下泛着柔光,鬓边一朵珍珠花钗轻轻摇曳。

林羽接过一块,入口清甜:“淑妃有心了。”

他目光落在她纤细的手腕上,那里戴着一只羊脂玉镯,是去年生辰时他所赐。

苏婉刚退回座位,李贤妃便提着酒壶起身:“陛下,今日佳节,臣妾敬您一杯。

愿我瑞国国泰民安,陛下福寿安康。”

她将酒斟满,双手奉上,绯红的裙摆扫过地面,带起一阵香风。

林羽饮下酒,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两人。

淑妃低头抿茶,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贤妃则与旁边的容嫔说笑,笑容明媚,看不出丝毫异样。

宴至中途,内侍唱喏:“各国使臣到——”

林风混在侍卫中,看着布鲁斯的副手雷诺走进来。

雷诺脸上带着谦卑的笑,眼神却在淑妃身上停顿了一瞬。

就是这一眼,让林风心中警铃大作。

酒过三巡,林羽提议行酒令。

轮到淑妃时,她起身说道:“臣妾不才,愿以‘月’字作诗一。”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婉转:“清辉遍洒九州同,玉镜高悬照故宫。

唯有离人愁不寐,相思尽在不言中。”

诗毕,众人纷纷叫好。

林羽却微微皱眉,这诗看似写景,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离愁,不似节庆应有的气象。

他看向苏婉,见她正低头饮酒,玉镯在烛火下闪了一下。

忽然,湖面传来“扑通”

一声,一名侍卫掉进水里,引起一阵骚动。

林风立刻示意肖策去查看,自己则紧盯着亭内。

就在这时,他看到淑妃悄悄将一张纸条塞进了袖中,而雷诺正借着整理衣袍的动作,往她脚边丢了个小纸团。

“不好!”

林风正要上前,却见李贤妃忽然起身,走到淑妃身边:“妹妹,你看那水里的侍卫,是不是脚抽筋了?”

她说话间,裙摆一扫,竟将那个纸团踢到了桌底。

淑妃脸色一白,正要去捡,林羽忽然开口:“贤妃说得是,快去救人。”

他目光如炬,扫过淑妃微颤的指尖,“淑妃,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苏婉慌忙起身:“臣妾……臣妾有些头晕,想先回殿休息。”

“哦?”

林羽放下酒杯,“正好朕也有些乏了,不如陪你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