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堤坝初成迎考验市集交融显祥和(1 / 2)

云罗国的夏日常伴着骤雨。

月牙河的堤坝刚修筑到一半,天空就泼下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点砸在新砌的三合土上,溅起细密的水花。

敖风披着蓑衣,站在堤坝顶端,望着河水中翻滚的浊浪,眉头拧成了疙瘩。

“敖风兄弟,这雨再下下去,刚垒的石头怕是要被冲垮!”

李大叔扛着一根粗壮的木料,深一脚浅一脚地跑过来,雨水顺着他的皱纹往下淌。

敖风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被风雨撕得有些破碎:“让乡亲们把备用的草袋装满泥土,沿着堤坝内侧堆起来!

匠人们跟我来,加固迎水面的木桩!”

他转身冲向堤坝最危险的地段,那里的水流最急,几块新砌的石头已经松动,正被浪头拍打得摇摇欲坠。

瑞国来的老匠人王师傅正指挥着几个年轻匠人往缝隙里塞麻筋,见敖风过来,急道:“督查,这处根基得再往下打半尺,不然撑不过今夜!”

“我来!”

敖风抄起身边的夯锤,抡圆了胳膊往木桩上砸。

夯锤带着风声落下,震得他虎口麻,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模糊了视线。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这堤坝垮了,这是乡亲们用血汗堆起来的希望。

张奶奶带着几个妇人冒雨送来热腾腾的姜汤,见敖风浑身湿透,连忙递过一块粗布:“快擦擦,别冻着了。

孩子们都在临时搭的棚子里帮忙缝草袋,你放心,垮不了!”

敖风接过姜汤一饮而尽,暖流顺着喉咙淌进心里,他抹了把脸,笑道:“有张奶奶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雨下了整整一夜,直到天快亮时才渐渐停歇。

敖风趴在堤坝上睡着了,醒来时现身上盖着件蓑衣,身边放着一个啃了一半的窝头。

他抬头望去,只见李大叔正带着乡亲们检查堤坝的每一处缝隙,王师傅则拿着水平仪测量是否平整,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眼神却亮得很。

“敖风兄弟,你看!”

李大叔指着河面,语气难掩激动,“水涨了两尺,堤坝愣是没动一下!”

敖风站起身,望着安然无恙的堤坝,又看了看远处田里未被淹没的秧苗,突然笑了起来。

这笑容里没有了往日的阴郁,只有踏实的喜悦,像雨后初晴的天空,干净得让人舒心。

消息传到瑞国都城时,苏婉正在后宫的花房里照看那盆从云罗移栽的焰灵花。

翠儿拿着捷报跑进来,声音里带着雀跃:“娘娘,云罗来信了!

月牙河的堤坝顶住暴雨了,敖风督查还说,今年的秧苗保住了!”

苏婉放下水壶,接过捷报细细看着,嘴角的笑意一点点漾开:“太好了。

让膳房备些点心,我去趟御书房,把这好消息告诉陛下。”

御书房里,林羽正和林风商议边境通商的细则。

见苏婉进来,他笑着起身:“看你这喜气洋洋的样子,定是有好消息。”

“陛下猜猜?”

苏婉将捷报递给他,“月牙河的堤坝扛住了暴雨,敖风还说,乡亲们已经开始在新开的水渠边种晚稻了。”

林羽看完捷报,朗声笑道:“这小子果然没让人失望。

看来朕没选错人。”

他对林风道,“边境通商的事,可以再加快些。

让瑞国的商贩多带些农具和种子过去,换些云罗的织锦和药材,互通有无才是长久之道。”

林风拱手道:“臣这就去安排。

另外,臣听说云罗的第一个市集已经开起来了,就在月牙河附近,瑞国和云罗的百姓都去赶集,热闹得很。”

“哦?有这等事?”

林羽眼中闪过兴趣,“改日倒想去看看。”

几日后,云罗的月牙河市集果然热闹非凡。

市集设在堤坝旁的一片空地上,用竹篱笆围出一块场地,里面摆满了摊位。

瑞国的商贩带来了崭新的铁犁、纺车,还有各色糕点和绸缎;云罗的乡亲则摆上了自家种的瓜果、织的麻布,还有猎户打来的野味。

石勇带着阿禾和阿豆也来赶集,阿豆盯着一个卖糖画的摊位挪不动脚,眼睛瞪得溜圆。

石勇笑着买了一个兔子形状的糖画,塞到他手里:“慢点吃,别噎着。”

“石勇哥哥,你看那边!”

阿禾指着一个摊位,那里一个瑞国商贩正和云罗的织娘讨价还价。

瑞国商贩拿着一匹云罗的流云锦,赞不绝口:“这手艺真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