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桨的节奏还没跟咱们合上。”
话音刚落,河面上响起一阵铜锣声,十三艘龙舟排着整齐的队列,船头的鼓手们举起鼓槌,蓄势待。
最前面的“双花号”
上,敖风站在船头,高声喊道:“各位乡亲,今日的龙舟赛,比的不是输赢,是咱们两国的默契!
划起来——”
“咚!
咚!
咚!”
鼓声震天,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焰灵队”
的船桨起落整齐,刚开始还落后半船的距离,但划到中途,瑞国队员渐渐跟上了云罗队员的节奏,船越来越快,竟慢慢追了上来。
“加油!
加油!”
观礼台上的张奶奶站起来,扯着嗓子喊。
阿豆的小旗子挥得更欢了,小脸涨得通红。
林羽看着河面上的景象,对身边的苏婉笑道:“你看,他们的桨法已经融在一起了——云罗的‘深水桨’稳,瑞国的‘快摆桨’灵,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
苏婉点头:“就像这龙舟节,瑞国讲究度,云罗看重气势,融在一起才更热闹。”
赛程过半时,意外突然生——“瑞云队”
的龙舟船尾突然漏水,度一下子慢了下来。
队员们慌了神,有的想堵漏洞,有的想继续划,龙舟在水面上摇摇晃晃,眼看就要翻船。
“不好!”
林羽站起身,正要让人去救,却见“焰灵队”
的龙舟猛地调转方向,朝着“瑞云队”
划去。
李大叔站在船头,大喊道:“别慌!
我们拉你们一程!”
队员们扔下一根长绳,“瑞云队”
的人连忙抓住,两船并排前进,“焰灵队”
的队员们一边划桨,一边帮着舀水。
观礼台上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出雷鸣般的掌声。
“好样的!”
张奶奶抹着眼泪,又笑又哭,“这才是一家人!”
最终,“双花号”
得了冠军,但所有人都觉得,“焰灵队”
和“瑞云队”
才是真正的赢家。
颁奖时,林羽亲自将“同舟共济”
的酒坛递给两队队长,朗声道:“今日的龙舟赛,赛出了度,更赛出了情谊!
这坛酒,敬所有懂得互帮互助的乡亲们!”
“谢陛下!”
两队队员齐声应道,当场打开酒坛,你一口我一口地喝起来,酒液洒在衣襟上,笑声却比阳光还灿烂。
赛后的市集上,龙舟节的余温未散。
郑师傅和秦木匠的摊位前围满了人,他们正展示新做的“双用船桨”
——桨叶一面是云罗的宽面,适合深水;一面是瑞国的窄面,适合浅滩,引得渔夫们争相购买。
“这桨多少钱?”
一个云罗渔夫掂着船桨,满脸欢喜。
郑师傅笑道:“不要钱,用你们的鱼换就行!
咱们刚跟赵师傅合计好了,用这船桨换的鱼,拿去做鱼干,掺着焰灵花酿酒,保准是新味道!”
赵老根在一旁搭腔:“没错!
孙师傅还说,要给酒坛做个瑞国样式的木塞,上面刻云罗的吉祥话,保证酒香跑不了!”
王织娘的双花绣坊也推出了龙舟主题的新花样,其中一幅“两舟共济图”
最受欢迎——画面上,“焰灵队”
和“瑞云队”
的龙舟并肩前行,船头的瑞云与焰灵花交相辉映,连林羽都让人买了一幅,挂在御书房里。
“这图里的水波纹,用了云罗的‘盘线绣’和瑞国的‘打籽绣’,远看像真的在动。”
王织娘向围观的百姓解释,钱老板则在一旁忙着记账,嘴角的笑意就没停过。
傍晚时分,敖风带着阿禾和阿豆在河边收拾东西。
阿豆捡了不少掉落的彩布,正学着大人的样子扎小旗子;阿禾则把今日的见闻画在画板上,最后在角落里添了一行小字:“瑞云和焰灵,永远是一家。”
“敖风哥哥,明天我们还来划船吗?”
阿豆举着小旗子问,脸上还沾着彩粉。
敖风笑着点头:“来!
等过些日子,咱们再造一艘更大的龙舟,能载着两国的孩子一起去游湖。”
他望着渐渐平静的河面,夕阳的金辉洒在“双花号”
上,瑞云纹与焰灵花的影子在水中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