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埋葬过去一路向南(4 / 8)

>

&0t;小王是本地人吗?&0t;李允真问。

&0t;不是的,&0t;小王笑着摇头,&0t;我是大学生,学历史的,没课的时候来这挣钱。

&0t;

&0t;哦,勤工俭学啊。

&0t;

&0t;是的,&0t;小王很开朗,&0t;专业对口,还能赚点生活费。

&0t;

李允真指了指身后的三人:&0t;一会儿讲解的时候,麻烦说得通俗一点。

她们三个都是韩国人,太专业的术语我翻译不好。

&0t;

&0t;啊?&0t;小王愣了一下,看着李允真,&0t;那您是中国人吗?&0t;

李允真拍了拍胸口:&0t;那当然!

你听我这中文,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能练出来吗?&0t;

小王点点头:&0t;好嘞,我会尽量讲得简单些。

&0t;

进入景区,小王开始讲解:&0t;莫高窟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0t;

她的声音温柔,语适中,确实在努力用简单的词汇。

&0t;为什么要在这种荒凉的地方建洞窟呢?&0t;素媛好奇地问。

李允真翻译后,小王解释道:&0t;最早资源与公元336年,一个僧人走到敦煌东南的鸣沙山的时候,看到了佛光,就在这里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0t;

&0t;后来可能在他们圈子里传开了,越来越多的僧人在这里修洞窟,还给这地方命名为莫高窟,意思就是沙漠的高处。

&0t;

&0t;直到北魏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信佛,受到佛教影响,觉得修洞窟可以攒功德,王公贵族也开始效仿起来,在这里开凿洞窟,供奉佛像,祈求平安。

&0t;

她指着岩壁上密密麻麻的洞口:&0t;再后来,开窟慢慢变成了一种传统。

有钱的人会修建家窟,把自己的生平事迹画在墙上,方便后人祭拜。

&0t;

&0t;就像现在的纪念馆?&0t;裴有容问。

&0t;可以这么理解,&0t;小王点头,&0t;但是穷人怎么办呢?他们也想要死后有人记得,所以就几家人凑钱,共享一个小洞窟。

&0t;

李允真忍不住插嘴:&0t;拼好窟是吧!

&0t;

团购原来在北魏时期就开始了!

小王笑了:&0t;您这个比喻很形象!

确实有点像现在的拼团。

&0t;

走进第一个洞窟,墙上的壁画虽然有些褪色,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美。

&0t;这些都是手工画的吗?&0t;朴智妍终于开口问了一句。

&0t;是的,&0t;小王说,&0t;当时没有现代工具,全靠画师一笔一笔地画。

有些大型洞窟,可能要画好几年。

&0t;

参观过程中,裴有容突然指着一处壁画上的小文字:&0t;那写的是什么?看起来像是后来刻上去的。

&0t;

素媛和朴智妍也凑过去看。

李允真定睛一看,忍不住笑出声:&0t;好家伙!

&0t;

只见壁画旁边刻着一行字:&0t;乾隆十二年七月,曹县张氏xx到此一游。

&0t;

&0t;古人也兴这个?!

&0t;裴有容瞪大眼睛。

&0t;看来到此一游是中华传统艺术了。

&0t;李允真调侃道。

李允真摸着下巴思考:&0t;等等,好像有个问题啊,张某刻字的时候是破坏文物,但现在他的刻字本身也成了文物&0t;

&0t;所以这到底算不算破坏文物?&0t;素媛也被绕进去了。

小王讲解员笑着说:&0t;这个问题学术界也有讨论,严格来说,当时确实是破坏,但现在这些题记也成了研究古人活动轨迹的史料。

&0t;

&0t;那我现在刻个字,三百年后是不是也成文物了?&0t;裴有容跃跃欲试。

&0t;大胆!

&0t;李允真一把拉住她,&0t;你现在刻字,立马就能体验中国的拘留所套餐。

&0t;

李允真仔细看了看:&0t;曹县这不会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