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王子英并州备战汉灵帝解除党锢(2 / 3)

将粮草等应有物资准备齐全,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此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王腾说到此处,当即将目光放到了几位族长身上,这几位自然是并州大族,狄家、温家、李家、秦家等家族。

有了后世记忆后,王腾的眼界和眼光都有了质的飞升,自然不会放过任何薅羊毛的机会。

在这些年里,这几大家族基本上和王家绑在一起,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他们出一些粮草物资,自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见狄家等家族没有反对,王腾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严肃的对众将下令道:“此战的重要性,诸位应该比我还清楚,不知诸将谁原为先……”

只是,王腾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人迅从人群中站出,铿锵有力道:“将军,末将愿为先锋,此战誓要荡平异族,扬我汉家威名。”

说话之人不是旁人,正是大将东方承誉,在王腾还没有说出谁当先锋的时候,他早就已经蓄势待了,见王腾的话都还没说完,当即不给任何人机会,立即揽下了先锋大将的职位。

见东方承誉出来如此之快,左天成、尚师徒、王拔等将,一个个都在心中暗骂东方承誉狡猾,因为每次有战事生的时候,东方承誉都是第一个抢战。

也正因如此,他才能进步的这么快,并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使自己统帅更进一步,达到了96,即便是放眼并州军军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名将。

这让急于立功的左天成、尚师徒等将,心中有些无语,就不能给我们留点汤喝吗?

尽管这个时候,在东方承誉之后请战,是有点晚了,但总比在一旁干瞪眼,连请战都不请强啊,起码自己还有机会。

于是,已经落后东方承誉一成的众将,也都纷纷站出请战,可惜的是,王腾的目光还是落在了东方承誉的身上。

“好,承誉此言深得吾心,此次先锋之位就交给你了。”

王腾大手一挥道,对于东方承誉,他还是很放心,有勇有谋,能征善战,乃是先锋大将的不二人选。

“末将领命!”

东方承誉当即铿锵有力的说道,眼中充满了喜悦之色。

…………

中平元年,四月初旬。

弹汗山,鲜卑王帐之内。

檀石槐此时通过蛛网探子,在并州传来的消息,已经知道并州军开始行动了。

对此,他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当即将各个部落的领,全部召集过来。

自从雁门关大败后,檀石槐就深感鲜卑与汉人的差距,便开始着手招贤纳士,不论是汉人,还是奴隶,只要有才华,他就给与权利重用。

正是因为檀石槐不论出身,量才适用,这才给鲜卑带来了新的生机,许多汉人奴隶、还有被俘虏的其他部族的奴隶,被他提拔任用。

这其中,就有许谦,此人乃北魏王朝开国功臣,立国二十一功臣之一,能力自然是不用说,而且他和原史一样,依旧是代郡人氏,在漠南之战中被掳掠。

可以说,如果不是檀石槐,这家伙估计早死了。

也正因如此,许谦对檀石槐可谓是肝脑涂地,极大弥补了鲜卑内政人才的缺乏。

除了徐谦之外,檀石槐还从奴隶中提拔了不少将领,让他们统领军队,使得鲜卑族的军事水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正是因为这些举措,让奴隶制度的鲜卑,开始往封建制进行不断蜕变,而檀石槐也因为,在鲜卑族有着极大的声望,这才在一年之前被推举为鲜卑的王。

到了这个时候,鲜卑再也不是原来那个松散的联盟部落,而是半奴隶半封建的国家,也就是鲜卑帝国。

为此,檀石槐完全是仿照大汉制度,并建立国号为元。

虽然只是一个国号,但也证明了檀石槐的野心,毕竟,当初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将皇族之人的姓氏变成了元姓。

拓跋弘认为自己的祖先来源于黄帝,在所有的颜色中,黄色是万物生长和延续的根本,因此改姓为元。

檀石槐此举,正是一个意思。

他这是标明自己,也是皇帝的子孙后代,完全可以入住中原,做这个天下之主。

对于那些部落领,檀石槐也没有抠搜,而是大大方方的进行奖赏,拉拢军心,将自己的声望,提高到一个新的领域。

“诸位,你们怎么看并州军出动一事。”

檀石槐看向殿下的众人问道。

“大王,此次并州军夺回河套之地的野心昭然若揭,我大元定不可让他称心如意,一旦河套重新落入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