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带着体温的围巾围上父母脖颈时,夏天看见王玉梅眼中闪过惊喜与感动。
这才惊觉,在原主的记忆里,姐妹俩似乎从未给父母买过礼物。
窗外的雪仍在下,屋内却因这两条围巾变得格外温暖,就像那些悄然改变的心意,正在寒冬里绽放出柔软的花。
新春的爆竹声中,王玉梅和夏军忙着清点鸡舍存栏。
自从俩人挣到钱后,对养鸡更积极了,连远嫁的夏婷没回家过年都没多念叨。
开学前夕,夏天背着书包整理文具,竟现母亲连假期作业都没例行检查。
暮色透过斑驳的窗户洒进来,她握着练习册的手微微怔。
这份久违的“忽视”
,她竟一时还有些不适应。
就怕王玉梅突然想起来再问一遍,那就证明她这一年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效的。
当春风吹散最后一片积雪,校园里的丁香抽出新芽,支农的号角再次吹响。
这次的任务是清理棉花地,拔除枯萎的棉杆、捡拾残留的薄膜。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草叶上,夏天背着装着饭盒的编织袋,混在叽叽喳喳的同学队伍里。
一个男生拿着树枝走在队伍最前面:“来来,跟着党中央走!”
夏天正好走在男生后面,听到他的话,没好气的白了一眼。
“赶紧走吧!
都挡着后面同学的路了!”
周围的同学听到这话瞬间哄笑起来。
…
这样的支农活动,也是原主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个春日都要重复这样的劳作。
这种活干起来比较快,不用再住在连队里,但是需要每天自己带午饭。
前一晚,厨房的灯光亮到很晚。
夏天将米饭压实进铝制饭盒,仔细码上炒土豆丝和腌萝卜。
王玉梅推门进来时,她正用旧报纸检验水壶是否漏水。
“打开我看看。”
王玉梅的声音带着习惯性的审视,却在掀开饭盒时顿了顿。
“明天早上再煮俩鸡蛋带上,吃鸡蛋比较抵饿。”
说完转身就走了,连往常“别漏带东西”
的唠叨都没了踪影。
夏天望着母亲忙碌的背影,自己这几个月的“小心机”
终见成效。
从支持父母转型养鸡,到主动包揽力所能及的家务,那些看似不经意的体贴,早已在岁月里悄然改变了家庭的相处模式。
她赶忙捧起另一个饭盒:“我做的饭比较多,你和爸明天热热就可以直接吃,省的自己做了!”
“少操心!”
王玉梅头也不回地翻了个白眼,手中整理笔记的动作却轻柔下来。
“知道你上高中以后就长大了,我和你爸在家还能饿着自己啊?”
“我这不是看你和爸太忙,想给你们减轻点负担吗?”
“切,用你?小小年纪这么操心,你把自己能顾好,我就烧高香了!”
“放心吧!”
夏天看着王玉梅一边嫌弃,一边嘴角翘的高高的。
夕阳的余晖爬上她的肩头,将嘴角上扬的弧度镀上金边。
这一刻,无需更多言语,悄然变化的不仅是日渐鼓胀的钱包,更是两代人之间那层紧绷的隔阂,在理解与包容中,化作了春风里的温柔絮语。
有了好的开始,就能良性循环下去。
春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猪场,给忙碌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
自从王玉梅现夏天不仅能把学习和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还会在考试后主动分析错题,在周末帮忙照料鸡舍。
那些曾经脱口而出的唠叨,如今无处下嘴,所以就渐渐化作了欣慰的笑容。
王玉梅有了自己的时间,就开始天天研究怎么养好鸡。
养鸡场的收益越来越好,王玉梅时不时就会塞给夏天一些零花钱,而夏天总会用这些钱给父母带回惊喜。
有时是一本最新的养殖技术手册,有时是两双厚实的劳保手套。
这种温馨的互动,让家庭氛围愈和谐。
王玉梅就会更加认定孩子大了,知道关心父母,体谅父母,还能帮上自己忙了。
就在夏天每天“努力”
上学,实则摆烂悠哉的时候,一件大事瞬间让夏天从悠哉中醒来。
在一个很平常的傍晚,夕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城市的宁静。
一伙人在隔壁的大城市制造了混乱。
城市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