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百草堂之莱菔子(3 / 7)

,那厮反倒说我存放不当,还让刘二狗把我赶出来!”他突然压低声音,凑近王宁,“我跟你说,昨晚我路过济世堂后窗,听见孙玉国跟人嘀咕,说要让你百草堂的莱菔子‘变味’,还提到什么‘黄芥子’……”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刘二狗的叫喊:“王宁!出来!孙老板让你去济世堂一趟,有大生意找你!”他手里甩着根鞭子,鞭梢在青石板上抽得啪啪响,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麻雀。

王宁心里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告诉孙老板,我这忙着呢。”

“忙着挑你的破萝卜子?”刘二狗嗤笑,三角眼往钱多多身上一扫,“哟,钱老板也在?怎么,被孙老板坑了,想找王大夫讨主意?我劝你省省,他自己都快自身难保了!”

张娜从后院出来,手里端着个砂锅,里面正咕嘟咕嘟煮着什么,香气清苦中带着辛散。她把砂锅放在药炉上温着,对王宁道:“早上按你的嘱咐,把苏子、白芥子用麸皮炒了,晾在竹匾里。”

王宁点头,转身走向药柜。那柜子是老松木做的,暗红色的柜面上刻着“神农尝百草”的浮雕,每个抽屉上都贴着泛黄的药名标签。他拉开标着“莱菔子”的抽屉,里面铺着防潮的油纸,新晒的莱菔子在晨光里泛着黄棕色的光泽。他抓了一把放在掌心,指尖捻动,种皮脆裂的轻响里,带着淡淡的油性。

“莱菔子三钱,苏子二钱,白芥子一钱。”王宁报出药名,声音不高却清晰,“雪丫头,去拿蜜炙甘草,取五份。”

王雪应着,踮脚拉开上层抽屉,取出一小撮蜜炙甘草。这甘草切得极薄,边缘带着蜜色的光泽,甜香混着药香飘过来。她一边称药一边问:“哥,这三样放在一起,是不是就是书上说的‘三子养亲汤’?”

“正是。”王宁将莱菔子倒进戥子,秤星在晨光里闪闪发亮,“前几日那咳喘的老李,就是痰壅气滞,肺失宣降。莱菔子降气化痰,苏子润肺止咳,白芥子温肺豁痰,三药合用,专治这种老痰、顽痰。”他将称好的药材倒进粗瓷药碗,“再加点蜜炙甘草,既能调和药性,又能润肺,免得白芥子太燥。”

刘二狗凑过来看,鼻子几乎碰到药碗:“就这几样破籽儿?能比川贝管用?我可告诉你们,要是今天治不好,可别说我们没给你机会!”他往门槛上一靠,故意把脚抬得老高,鞋底子蹭到了刚洒扫过的青石板。

正说着,济世堂的小伙计气喘吁吁地跑来,凑到刘二狗耳边嘀咕了几句。刘二狗脸色一变,猛地站直了:“真的?”小伙计连连点头。刘二狗瞪了王宁一眼,拔腿就跑,临出门时差点撞翻药架,幸好张娜伸手扶住了装桂枝的罐子。

王雪好奇:“他怎么跑了?”

张阳药师捋着半白的胡须,眼里闪过一丝笑意:“怕是孙老板那边出了岔子。今早我路过济世堂,看见药材商人钱多多在门口跟孙玉国吵架,好像是上个月进的那批‘进口消积散’,被查出掺了麸皮。”

王宁正用竹筷搅着砂锅里的药汁,闻言动作顿了顿,随即继续搅动:“不管别人的事,先把老李的药煎好。”

药煎得差不多时,王宁掀开锅盖,用竹筛滤出药汁。那药汁呈浅褐色,表面浮着层细密的油花——那是莱菔子和苏子的油脂,正是化痰的关键。他把药汁倒进粗瓷碗,晾到温热,递给刚被搀扶进来的老李:“慢点喝,一口一口咽。”

老李捧着碗,手还在抖,刚喝一口就皱起眉头:“有点辣……”

“白芥子性子烈,忍一忍。”王宁看着他,“喝下去要是觉得胸口发暖,痰松动了,就说明起效了。”

老李硬着头皮把药汁喝完,刚放下碗,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比之前更凶,咳得弯下腰,双手撑着膝盖。王雪吓得脸都白了,张娜赶紧递过痰盂,只见老李咳出一大口黄绿色的浓痰,黏稠得能挂在盂壁上。

“这……这是怎么了?”王雪的声音发颤。

王宁却松了口气,伸手拍了拍老李的后背,动作轻缓:“别怕,痰松动了才会咳得厉害,这是好事。”

果然,咳过之后,老李直起身,长长舒了口气,眼里的红血丝淡了些:“好像……胸口没那么闷了……”他试着深呼吸,虽然还有些喘,但明显顺畅了许多。

这时,林婉儿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她穿着件月白色的道袍,腰间系着根杏色丝绦,长发用木簪挽起,簪子上刻着半片艾叶。她手里握着串沉香木念珠,目光平静地扫过屋里的药架,最后落在那碗刚喝完的药渣上。

“莱菔子降气而不伤正,白芥子豁痰而不耗阴,倒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