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百草堂之酸石榴(5 / 7)

的福气。

钱多多的订货单刚敲定三日,百草堂的酸石榴就告了急。张阳把最后一袋烘干的酸石榴肉倒进药碾,滚轮碾过药粉的声音变得细碎——粉末里掺了不少果皮碎屑,是之前筛选时特意留下的,如今连这点“边角料”都要用上了。“掌柜的,后山的酸石榴摘得差不多了,再采就得往更深的林子里去,那片林子常年背阴,雨后路滑得很。”林婉儿擦着弯刀上的泥渍,眉头拧着,“昨天我去探了探,半山腰还塌了块坡,得绕远路。”

王宁正低头写告示,纸上密密麻麻列着酸石榴丸的用法与禁忌,闻言抬起头:“还有多少村民没拿到药?”张娜捧着账本走过来,指尖在账页上划过:“登记在册的还有二十多家,都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昨天李大娘还来问,说想多备两副给邻村的亲戚。”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济世堂那边最近也安静得奇怪,孙玉国没再让刘二出来闹事,反而关着门,不知道在搞什么。”

王宁放下笔,走到窗边望着后山的方向,雨虽然停了,山雾却浓得化不开。“婉儿,你明天再去后山一趟,多带些绳索,注意安全,能采多少是多少。张阳,你把剩下的药粉和蜜炼了,先给急需的村民送去。”他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钱多多的伙计满脸慌张地跑进来,手里的货箱摔在地上,里面的酸石榴丸撒了一地。

“王掌柜!不好了!”伙计喘着粗气,声音发颤,“我们运去邻县的丸剂,被人告了!说吃了拉肚子更严重,现在县衙的人正扣着货,要您过去对质!”王宁心里一沉,连忙扶起伙计:“详细说说,是哪个村子?吃了药的人是什么症状?”

“是清河镇的,”伙计咽了口唾沫,“有五户人家,说吃了丸剂后,不仅腹泻没好,还开始发烧,呕吐。清河镇的李郎中说,您的丸剂里掺了‘毒果’,还把您告到了县衙。”张娜脸色发白,攥着账本的手指泛白:“不可能!我们的丸剂都是按方子做的,怎么会有毒?”

“别慌。”王宁稳住心神,转身从药柜里取出一小包酸石榴丸,又拿了些备用的酸石榴果肉,“张阳,你守着药堂,跟村民说清楚情况,我去趟清河镇。婉儿,你跟我走。”林婉儿立刻站直身子,把弯刀别在腰间,又从墙角抄起一根结实的木杖:“掌柜的放心,有我在。”

两人骑马赶往清河镇,刚到镇口就被几个衙役拦住。“是百草堂的王宁?”领头的衙役打量着他,“李郎中在县衙等着呢,跟我们来吧。”县衙大堂里,李郎中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长衫,手里捧着个瓷碗,碗里装着几粒酸石榴丸,见王宁进来,立刻上前:“王掌柜,你看看,这就是你卖的‘神药’!我徒弟吃了,上吐下泻,现在还躺在床上!”

王宁接过瓷碗,拿起一粒丸剂放在鼻尖闻了闻,又捻起一点尝了尝——丸剂里没有酸石榴的酸涩味,反而带着股刺鼻的苦味,药粉的质地也比自己做的粗糙。“这不是我百草堂的丸剂。”他肯定地说,“我做的酸石榴丸,用的是去年的枣花蜜,入口有蜜香,药粉细腻,你这丸剂里掺了其他药材,味道不对。”

李郎中脸色一变,又强辩道:“你胡说!这就是从钱多多的货郎手里买的,他说就是你家的药!”正说着,钱多多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张货单:“大人,我冤枉啊!我给清河镇送的货都有记录,李郎中说的那批货,根本不是我送的!我查了,是有人冒充我的伙计,用假丸剂骗钱!”

王宁心里忽然明白,这是孙玉国的诡计——先是造谣,再是用假丸剂败坏名声。他转向县令:“大人,我请求当场验证。我这里有正宗的酸石榴果肉和丸剂,还有假丸剂,只需找个腹泻的患者一试便知。”县令点头同意,让人找来一个腹泻多日的村民。

王宁取出一粒正宗的酸石榴丸,让村民用温水送服,又把假丸剂的粉末倒在水里,递到李郎中面前:“李郎中,你敢让你的徒弟喝这个吗?”李郎中看着那碗浑浊的水,脸色煞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这时,林婉儿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押着一个人——正是刘二。

“大人,我在镇外的破庙里抓到他的,他正往假丸剂里掺巴豆粉!”林婉儿把一包巴豆粉扔在地上,“他还说,是孙玉国让他做的,只要败坏了百草堂的名声,济世堂就能垄断全县的止泻药生意!”刘二吓得“扑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大人饶命!都是孙玉国逼我的,我不敢不说啊!”

真相大白,县令下令捉拿孙玉国,又让人把扣下的真丸剂还给钱多多。李郎中羞愧地低下头,对王宁拱手道:“王掌柜,是我糊涂,轻信了谣言,差点坏了你的名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