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虽然还有些虚弱,但精神头足了很多。他看着村民们说:“我前天肚子疼得下不了床,喝了王掌柜的益智仁药,昨天就能起来走动了,今天已经能吃半碗粥了。要是药有毒,我怎么会好得这么快?”
有了郑钦文作证,村民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王宁趁机让张阳和王雪给大家检查身体,发现那些说不舒服的人,要么是用了铁锅煎药,药汁里混了铁腥味刺激肠胃;要么是本身阴虚火旺,吃了性温的益智仁后有些上火,嘴角起疹子其实是虚火外冒,并非中毒。
王宁一一给大家解释清楚,又教大家正确的煎药方法,还免费给上火的人配了清热的凉茶。村民们这才明白过来,纷纷向王宁道歉,刚才要扔药包的人也红着脸把药包收了起来。
等村民们都走了,王雪才松了口气,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肯定是孙玉国和刘二在背后搞鬼,刚才赵阿婆说,是刘二告诉她药有毒的!”
王宁点了点头,脸色沉了下来:“孙玉国为了抢生意,竟然编造谣言,要是今天处理不好,不仅百草堂的名声会毁了,还会让大家错过治病的时机。”他转身对张娜说,“娜娘,你去把钱老板请来,他是药材商人,见多识广,有他帮忙作证,以后就没人会信孙玉国的谣言了。”
张娜刚出门,就见钱多多提着个布包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怒气:“王掌柜,我刚在镇上听说孙玉国造你谣言,说你家益智仁有毒,我这就去把我那批益智仁的进货单据拿来,让大家看看,你这药材都是正经渠道来的,可不是什么毒草!”
说着,钱多多从布包里拿出一叠单据,上面详细记录着益智仁的产地、采收时间、质检结果,每一张都盖着药材行的红章。王宁接过单据,心里暖暖的:“钱老板,真是太谢谢你了。”
“谢什么!”钱多多摆摆手,“我最看不惯孙玉国这种唯利是图的人,为了赚钱连百姓的健康都不顾。咱们得想个办法,让他彻底没法再造谣!”
王宁沉思片刻,眼睛一亮:“有了,后天是镇上的赶集日,咱们在集市上摆个摊子,现场给大家讲解益智仁的药性,再让痊愈的村民现身说法,顺便教大家怎么辨别正品益智仁,这样一来,孙玉国的谣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林婉儿点头赞同:“我去集市上找个好位置,再盯着孙玉国和刘二,免得他们再来捣乱。”
王雪也兴奋地说:“我可以把我的笔记拿来,给大家看益智仁的生长过程和炮制方法,让大家都知道这是好药材!”
张阳则拍了拍胸脯:“我来准备凉茶,要是有人担心上火,就免费给他们喝,让他们亲身体验益智仁的功效。”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商量好了对策。王宁看着眼前的众人,心里充满了力量——有这些伙伴在,再大的风波也能扛过去。他拿起案上的益智仁,放在手心轻轻摩挲,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果实上,泛着温暖的光泽,就像中医药带给人的希望,虽历经风雨,却始终温暖人心。
傍晚时分,济世堂的门紧闭着,孙玉国站在二楼的窗户后,看着百草堂里忙碌的身影,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刘二站在他身后,小心翼翼地说:“掌柜的,咱们的谣言被戳破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啊?”
孙玉国狠狠瞪了他一眼:“还能怎么办?等着瞧!我就不信,没了谣言,他百草堂还能一直红火下去!”他的目光落在百草堂后院晒着的益智仁上,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他还有别的办法,能让王宁的药铺开不下去。
镇上的赶集日向来热闹,晨光刚漫过青石板路,街头就挤满了挑着担子的小贩、挎着竹篮的妇人,吆喝声、脚步声混着食物的香气,在空气中织成一团鲜活的烟火气。百草堂的摊子设在集市最显眼的位置,张阳早早地支起了木桌,上面摆着新鲜的益智仁植株、盐炒后的果实,还有一摞印着药材图谱的纸片;王雪背着装满笔记的布包,正给围过来的孩童们展示益智仁的种子,铜铃在她走动时轻轻作响;林婉儿则站在摊子旁,目光扫过人群,警惕地留意着是否有熟悉的身影出现。
王宁刚把《本草纲目》摊开在桌上,就有村民围了过来。镇东的李大娘抱着孙儿走在最前面,孩子的衣襟干干净净,再没有往日的涎水痕迹,她举着孩子的手朝王宁笑:“王掌柜,您看我孙儿,喝了三天药就不流口水了,今天特意来帮您作证!”
人群里立刻响起附和声,之前说吃了药不舒服的赵阿婆也挤了进来,手里提着一篮刚蒸好的红薯:“王掌柜,都怪我糊涂,听了刘二的鬼话,这红薯您收下,就当我给您赔罪了。”
王宁笑着接过红薯,把它分给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