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百草堂之构骨(4 / 7)

民都不敢来拿药了!”

王宁握着笔的手顿了顿,抬头看向药堂门口——刚才还陆续来求药的村民,此刻都在门外徘徊,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没人敢进来。他放下笔,走到门口,正好听见卖针线的赵婶跟隔壁的李大娘说:“我家那口子昨天喝了药,夜里说胃里凉飕飕的,刘二跟我说,那带刺的叶子本就是野树,哪能随便入药,要是喝出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

“刘二?”王宁心里一沉,不用想也知道,这流言定是孙玉国搞的鬼。他刚要开口解释,就见王雪从后院冲出来,手里还拿着剪了一半的枸骨叶,双丫髻上沾着几片碎叶:“刘二在哪儿?我去找他对质!他肯定是受了孙玉国的指使,故意坏咱们的名声!”

“小雪,别冲动。”王宁拉住妹妹的胳膊,指尖触到她因愤怒而紧绷的手臂,“现在跟他吵也没用,得让乡亲们亲眼看到,枸骨叶没毒,还能治病。”他转头对张阳说:“你去把这几天喝了枸骨叶药痊愈的乡亲们请来,咱们在药堂前摆个案子,当场煎药,让大家看个明白。”

张阳应声而去,脚步匆匆地穿过街道,不一会儿就领着李掌柜、王大娘和几个村民回来了。李掌柜拄着拐杖,站在人群最前面,清了清嗓子大声说:“我前几天疼得连床都下不了,喝了王大夫的枸骨叶药,现在能自己走路了,还能帮着看粮铺,这药要是有毒,我还能站在这儿说话吗?”

王大娘也抱着狗蛋往前凑了凑,狗蛋手里攥着个糖人,小脸蛋红扑扑的,比之前精神了不少。“我家狗蛋以前天天尿床,夜里还喊腿疼,喝了王大夫用枸骨果煮的药,这几天都没尿床了,饭也吃得多了,你们看这孩子是不是胖了些?”她说着,还轻轻捏了捏狗蛋的脸蛋,惹得孩子咯咯直笑。

村民们听了,议论声小了些,但还是有人小声嘀咕:“可赵婶家那口子喝了药,说胃里不舒服,这又是怎么回事?”

王宁听见这话,心里顿时有了数——赵婶的丈夫素有脾胃虚寒的毛病,之前诊脉时他就特意叮嘱过,要在药里加几片生姜中和枸骨叶的凉性,想来是赵婶忙得忘了。他转身回药堂,从药柜里取了几片枸骨叶和一块生姜,又端出药锅放在门口的案子上,当着众人的面加水煎煮,一边煮一边说:“枸骨叶味苦性凉,适合风寒夹热、肝肾亏虚的症候,但脾胃虚寒的人喝了,要是不加生姜片中和,就会觉得胃里凉。赵婶,你家先生是不是没加生姜?”

赵婶站在人群里,脸一下子红了,不好意思地说:“是啊,那天我忙着给地里的菜浇水,忘了放生姜,还以为药里本来就该是凉的……”

“这就对了。”王宁搅了搅药锅里的叶片,“药材讲究对症,不是所有病症都能用一样的方子。脾胃虚寒的人,加几片生姜,既能中和枸骨叶的凉性,又不影响药效,喝着也舒服。”

不一会儿,药煎好了,王宁盛了一碗,递到赵婶面前:“你先尝尝,看看是不是还觉得凉。”

赵婶接过药碗,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不凉了!胃里还暖暖的,比昨天喝的舒服多了!”

村民们见了,终于放下心来,纷纷涌到药堂里求药。王雪一边给大家抓药,一边笑着说:“我就说嘛,咱们的药怎么会有毒,都是孙玉国搞的鬼!”

可没过多久,刘二就带着几个人来了,他双手叉腰站在药堂门口,故意拔高了声音:“你们别被王宁骗了!这枸骨叶根本不是什么好药材,我家孙大夫说了,这就是野树叶子,吃了会伤身体!”

王宁走到刘二面前,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刘二,你说枸骨叶伤身体,可有证据?这几天,李掌柜、王大娘他们都喝了这药,不仅没伤身体,还治好了病,你怎么解释?”

刘二被问得哑口无言,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就是听孙大夫说的,反正你们的药就是不好!”

“你没有证据,就不要在这里造谣惑众。”王宁的声音大了些,引得周围的村民都看了过来,“乡亲们的眼睛是亮的,药好不好,他们自己知道。你要是再在这里捣乱,我们就去官府告你,让官府来评评理!”

刘二见村民们都用不满的眼神看着他,心里有些发虚,又怕真的闹到官府去,只好灰溜溜地走了。看着刘二的背影,王雪笑着说:“哥,你刚才真厉害,一下子就把刘二吓跑了!”

王宁笑了笑,转身回药堂继续给村民们诊病。张阳一边煎药,一边说:“王大夫,孙玉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得小心些。”

王宁点了点头:“嗯,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就好,只要药材对症,能治好乡亲们的病,孙玉国再怎么捣乱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