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百草堂之山鸡椒(4 / 6)

堂的附子,剂量没把握好,反倒来赖山苍子。”

这话戳中了孙玉国的痛处。刘二狗婆娘白天确实在济世堂买了附子,想炖肉补身,谁知她不懂药性,一下子放了大半副。孙玉国本想借此栽赃百草堂,没料想杀出个懂行的林婉儿。

说话间,王宁端着甘草汤回来,林婉儿亲自给妇人灌下。不过半个时辰,妇人抽搐渐止,脸色也缓和了些。刘二狗见状,腿一软跪在地上:“是……是俺婆娘自己吃附子,不关王大夫的事……”

孙玉国又气又急,指着林婉儿:“你到底是谁?敢管我的事!”

“我谁也不是,”林婉儿收拾好药箱,“只是见不得有人拿药材害人,更见不得好药材被污蔑。山苍子温中散寒,祛风除湿,本是治寒症的良药,《本草图经》里早有记载,怎么到了你这,就成了毒草?”

她转向王宁,从药箱里取出个小陶罐:“这是我用山苍子根泡的酒,加了些当归、独活,治风湿比单用根更有效,送你吧。”陶罐打开,一股醇厚的药香漫开来,比王宁泡的酒多了层温润的香气。

孙玉国见阴谋败露,狠狠瞪了刘二狗一眼,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雪还在下,院里的山苍子枝被雪压弯了腰,枝头的果实却更显黑亮。

“多谢姑娘解围。”王宁拱手道谢,心里对这女子多了几分敬佩。

林婉儿笑了笑,指着窗外:“这山苍子是好东西,可惜炮制方法太简单。比如这根,用酒浸之后再蒸,祛风止痛的效力能增三成;叶子阴干比晒干好,香气更足,驱潮气也更管用。”

王雪听得入了迷,拉着林婉儿的袖子:“姐姐懂这么多,能不能多留几日?俺们还有好多关于山苍子的事想请教呢。”

林婉儿看了眼漫天大雪,又看了看药铺里温暖的灯光,点了点头:“正好我也想看看,这寒溪村的山苍子,到底能暖多少人。”

灶里的柴噼啪作响,把几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长忽短。王宁给林婉儿续上茶,山苍子的辛香混着甘草的清甜,在雪夜里酿成一股特别的暖意。他知道,有了这位懂药的林姑娘,寒溪村的这场寒争,还有山苍子的名声,都有了转机。

雪停时天已微亮,寒溪村像被裹进了白棉被里,连老鹰崖的轮廓都变得模糊。王宁刚把林婉儿教的法子写下——山苍子根酒浸三日后蒸制,叶需阴干三日再晒——就听见王雪在后院惊叫。

“哥!你快看!”王雪的声音带着哭腔,手里攥着把断折的山苍子枝,枝上还挂着没摘的青黑果实,“老鹰崖那边的山苍子林……全被刨了!”

王宁心里“咯噔”一下,抓起药锄就往崖边跑。张娜和林婉儿紧随其后,雪地上的脚印乱得很,有锄头挖过的深痕,还有车辙印,显然是夜里有人来偷挖过。

越靠近山苍子林,心越沉。往年这个时节,崖边该是黑压压一片果实,如今却只剩满地断枝和被翻起的泥土,连老树根都被刨得干干净净,断口处还留着新鲜的木屑。王宁蹲下身,手指抚过断裂的树干,那辛烈的香气混着泥土味扑面而来,竟带着点像哭的涩味。

“是孙玉国干的!”王雪气得眼泪直掉,辫梢的蓝布条沾满雪水,“除了他,谁会这么损!”

林婉儿捡起块带须的根,根须上还粘着冻土:“这根挖得太急,须子断了大半,药效怕是要折损一半。”她抬头望向崖顶,忽然眼睛一亮,“你们看,崖壁上还有几株!”

众人抬头,果然见陡峭的崖壁缝隙里,几株山苍子树歪歪扭扭地长着,枝头挂着雪,倒像倔强地举着拳头。只是那地方太险,常人根本爬不上去。

“我去摘。”王宁解下棉袄,露出里面打补丁的短褂。他从小在老鹰崖爬惯了,这点险不算什么。

张娜赶紧拉住他:“雪后崖壁滑,太危险了!”

“村里的药快用完了,”王宁望着村里的方向,炊烟刚升起,却比往日稀了许多,“李二柱家娃还等着山苍子果煎汤,陈大爷的风湿也断不得药。”他从腰间解下砍柴刀别在腰后,“放心,我熟。”

林婉儿从药箱里取出条粗麻绳:“系在腰上,我和张娜在上面拉着。”她又从香囊里倒出点山苍子粉,“这粉撒在鞋底,防滑。”

王宁踩着雪往崖壁爬,石缝里结着冰,手一抓就打滑。他想起小时候,爹带他来采山苍子,说这果子性子烈,却最护山里人,越是险地长得越精神。他喘着粗气,手指抠进石缝,鞋底的山苍子粉果然涩得很,踩在冰上竟稳了些。

爬到半山腰时,脚下突然一滑,绳子猛地绷紧,勒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