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百草堂之牛耳枫子(7 / 8)

布褂子,领口还沾着些污渍,头发乱糟糟的,眼下还带着明显的黑眼圈,全然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整个人显得憔悴又落魄。

“王……王药师。”孙玉国搓着手,眼神躲闪,不敢直视王宁,声音也有些发虚,带着几分讨好,“能不能……能不能给我点牛耳枫子?”

王宁放下手中的毛笔,平静地看着他,没有立刻回答:“孙老板自己有药铺,药材齐全,怎么来我这求药?”

“我那哪有药啊!”孙玉国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和懊悔,“之前让刘二狗他们去摘牛耳枫子,那两个蠢货只知道瞎摘,把青果都摘回来了,根本不能用,还把好的果实都扔了。现在我侄子也得了痢疾,拉得都站不起来了,我找遍了镇上的药铺,都没找到这药,实在没办法了……”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放在柜台上,银子上还带着体温:“这是药钱,你看够不够?要是不够,我再回去拿,家里还有些积蓄。”

王宁没去碰那锭银子,反而起身从药柜里取出一包早已炮制好的牛耳枫子仁,又拿了些甘草片,一起递给他,语气平淡:“药你拿去吧,银子不用给了。”

孙玉国愣住了,拿着药包的手微微发抖,眼神里满是惊讶和不敢置信:“你……你不怪我之前造谣,还故意让刘二狗破坏你采药?甚至在镇上到处说你坏话?”

“我开百草堂,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记仇的。”王宁看着他,语气诚恳,眼神里没有丝毫怨恨,“孙老板,药材是用来救命的,不是用来算计人的。你我虽是同行,有竞争是常事,但不该拿乡亲们的性命当赌注。下次若是再遇到这样的急症,我们大可以一起想办法,互通药材,而不是互相拆台,让乡亲们受苦。”

孙玉国的脸瞬间红透了,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攥着药包,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带着几分哽咽:“王药师,是我错了。以前是我太看重生意,太贪心,忽略了医者的本分,差点害了乡亲们。以后我再也不跟你作对了,要是百草堂需要帮忙,你尽管开口,我一定尽力。”说完,他转身快步离开,连放在柜台上的银子都忘了拿。

王宁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笑,把银子收进抽屉,想着等下次孙玉国来,再还给她,顺便和他好好聊聊行医的初心。

几天后,青溪镇的旱疾彻底平息,镇里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王宁想着溪畔的牛耳枫子被采了不少,担心来年药材不够用,影响治病,便决定带着王雪、张阳去溪畔补种牛耳枫苗,也算是给这片救了人的草木一份回馈。

消息传出去后,村民们纷纷主动要来帮忙。李阿婆提着一篮刚蒸好的红薯,领着已经痊愈的孙子,早早地就来到了溪畔;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扛着锄头、铁锹,脚步轻快地跟在后面,嘴里还念叨着要多帮王药师干点活;就连平日里不怎么出门的老人家,也拄着拐杖赶来,说要在旁边搭把手递递工具。

没过多久,孙玉国也来了。他依旧穿着那件半旧青布褂子,手里却拎着好几捆绿油油的牛耳枫幼苗,身后还跟着济世堂的两个伙计,每人都扛着装满肥料的麻袋。看到王宁,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上前,挠了挠头:“王药师,我听村民说你要补种牛耳枫,连夜让伙计培育了些幼苗,过来搭把手。之前是我糊涂,做了不少错事,这次就当是我给乡亲们赔罪了。”

王宁看着他手里鲜嫩的幼苗,又看了看他眼底的诚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啊,多个人多份力。咱们一起把这溪畔的牛耳枫种好,以后再遇到急症,就不用愁没药了。”

正说着,林婉儿也提着竹篮来了,篮子里装着她自己配制的草木灰肥料。“牛耳枫喜欢湿润的土壤,但怕积水,所以挖坑的时候得深些,底下铺层碎石排水才好。”她蹲下身,拿起小铲子在地上比划着,给大家示范挖坑的深度和间距,“幼苗种下去后,要浇足定根水,以后每隔三天浇一次,半个月施一次肥,过不了多久就能扎根成活。”

大家立刻分工忙活起来。年轻人们挽起袖子,抡着锄头挖坑,动作麻利;老人家坐在一旁,帮着挑选健壮的幼苗,把枯萎的枝叶掐掉;王雪和孩子们则负责给种好的幼苗系上红绳,红绳在翠绿的枝叶间晃荡,像是给幼苗系上了祝福;张阳拿着本子和笔,蹲在地上记录每株幼苗的种植位置和时间,时不时还提醒大家注意间距,生怕种得太密影响生长。

孙玉国起初还有些拘谨,握着锄头的手都有些僵硬,可看到大家热火朝天的样子,也渐渐放松下来。他跟着林婉儿学习如何培土,如何浇水,额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