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战前夕后燕军中突遭变故一(2 / 3)

影,仿佛带着使命的疾风。

北魏细作乔装打扮成村民、商贩等不同身份,犹如变色龙融入环境一般,悄悄混入燕军营地附近的村落。

他们在村落的集市、酒馆等人群聚集之处,故作神秘地与人闲聊,那神秘的模样仿佛知晓天大的秘密。

不经意间,他们便透露慕容垂重病卧床的消息,还绘声绘色、煞有介事地描述着慕容垂如何气息奄奄、药石难医,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那些被买通的燕军俘虏,回到燕军营地后,一脸惊恐,仿佛真的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向同伴诉说着在北魏听闻的慕容垂死讯,称自己亲耳听到北魏士兵议论慕容垂的病情,仿佛大燕的支柱即将崩塌,语气中满是恐惧与慌乱。

与此同时,负责截获信件的北魏高手趁着夜色,如鬼魅般潜伏在燕军信使往来的道路旁。

他们身着黑衣,与黑夜融为一体,眼神如狼般警惕。

待燕军信使经过时,他们瞬间出击,犹如猎豹扑食,制住信使,动作干净利落。

迅翻找信件,而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伪造信件,替换原有信件后,悄然离去,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没有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这些伪造信件中,无一不提及慕容垂病情危急,大燕局势堪忧,仿佛大燕的天空已然乌云密布。

燕军信使毫无察觉,继续赶路,将这些“致命”

的信件送入燕军大营。

拓跋珪见时机成熟,进一步实施心理战术。

他释放所有燕军俘虏,还特意安排被抓获的燕国信使,在黄河边朝着燕军大声喊话:“若父已死,何不早归!”

这简短的几个字,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在燕军阵营中炸开。

慕容垂在燕军将士心中犹如神灵般的存在,听闻此消息,他们刚刚凝聚起来的精气神瞬间消散,恐慌如同潮水般在军中蔓延。

士兵们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不安与恐惧,原本整齐的队列也开始出现了一丝混乱。

燕军大营内,慕容宝陷入了深深的彷徨与犹豫。

他在营帐内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凌乱,口中喃喃自语:“战?究竟该怎么战?如今军心已乱,这仗愈难打了……”

他的哥哥辽西王慕容农、弟弟赵王慕容麟以及皇叔范阳王慕容德,皆沉默不语,脸上那似有若无的神情,仿佛在看这位未来皇帝候选人的笑话。

慕容宝时而抬头,用那充满焦虑的眼神望向他们,似乎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丝支持;时而又低下头,继续踱步,仿佛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着答案。

慕容宝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众人,略带焦急地说道:“诸位,如今局势危急,大家可有破敌之策?切莫再这般沉默,直言便是!”

慕容农微微皱眉,那紧皱的眉头仿佛凝聚着千般忧虑,缓缓说道:“如今军心不稳,贸然进攻怕是不妥。

但就此退兵,又恐遭魏军追击,实在两难。”

慕容麟面色阴沉,冷哼一声,那声音中透着丝丝冷意与不屑,沉声道:“皆因父亲,若此次由他亲征,岂会如此!

现今他不在身侧,我等难以获取真实消息,以致军心大乱,实不知该当如何!”

慕容宝的脸色变得阴沉,仿佛被一层厚重的乌云笼罩着,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透露出明显的不满和恼怒。

他瞪着对方,声音中带着一丝压抑的愤怒,说道:“弟弟,你休要胡言乱语!

父亲没有亲自出征,自然有他的深思熟虑和全盘考虑。

我们作为他的子女,应该尊重他的决定,而不是在这里妄加猜测和质疑。”

慕容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继续说道:“当前的局势非常严峻,魏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应对这场战争。

稳定军心是至关重要的,不能让士兵们因为一些无端的谣言而产生恐慌和动摇。”

他的语气坚定而严肃,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似乎在告诉对方,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不恰当的言论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慕容德则捋了捋胡须,那胡须在烛光下泛着微光,说道:“太子莫急,军心虽乱,但我等若能妥善安抚,或许还有转机。

当务之急,是先查明皇帝陛下的真实状况。”

而在赵王慕容麟的营帐中,气氛压抑而诡秘。

慕容麟面色阴沉,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在营帐内来回踱步,脚步沉重而急促,口中低声咒骂:“慕容宝那无能之辈,占据太子之位却毫无建树,若不是有父亲护着,怎能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