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岁的战神慕容垂依然所向披靡(3 / 4)

这天下——”

他的手划过眼前的废墟,“长城脚下的尸骨还没烂透,黄河岸边又堆起了新坟。

当年我在长城上跟扶苏公子说,总有一天要让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如今倒好,连我慕容家的都城都快保不住了。”

慕容轩握住他冰冷的手,那只曾挥舞“破虏刀”

横扫中原的手,此刻竟抖得像片落叶。

他想起长安城外那棵老槐树,想起蒙恬自刎时染血的白袍,想起扶苏公子临终前那句“若武力能救天下,秦何至于此”

——原来两世轮回,他们拼尽全力追逐的胜利,从来都不是答案。

“叔父,”

慕容轩的声音哽咽,“您已经做得够多了。

当年您带着残部从辽东杀出,在枋头以少胜多,灭西燕、破苻秦,让慕容氏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已经护了多少百姓免遭屠戮?”

慕容垂摇摇头,望着北方的天空,铅灰色的云层里仿佛藏着两世的遗憾。

“不够啊……阿轩你记着,当年在长城上,我跟扶苏公子立过誓——要让天下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可你看现在,”

他指向城角蜷缩的孤儿,那孩子正抱着冻僵的母亲尸体哭嚎,“这就是我用一辈子胜仗换来的天下?”

他突然剧烈地咳嗽,咳得弯下腰,半晌才抬起头,眼中竟有了泪光。

“我终于明白了……蒙恬为什么要自刎。

他不是输给了赵高,是输给了自己——以为握着刀就能护住一切,最后却连公子的性命都保不住。

我慕容垂打了一辈子胜仗,却连燕国的根基都守不住,连‘太平’两个字怎么写,都快忘了。”

老人从怀中掏出那串断裂的紫檀念珠,将碎成两半的“合”

字珠放在掌心,轻轻合拢。

“阿轩,我这把老骨头快熬不住了。

这天下,终究要交到你们手里。

记住——”

他的目光突然变得无比坚定,仿佛两世的执念都凝聚在这一刻,“靠刀枪赢来的,迟早会被刀枪夺走。

真正的太平,不是杀出来的,是熬出来的——熬到百姓不再想打仗,熬到孩子们不知道刀是什么,熬到长城上的烽燧再也不用点燃……”

他将念珠塞进慕容轩手中,指尖的温度透过木头传来,带着两世未凉的热血。

“你和婉清,要替我,替蒙恬大将军,替扶苏公子,把这条路走下去。

别再像我这样,赢了所有的仗,却输了最初的梦。”

当燕军前锋逼近云中川时,草原上的部落正在篝火旁议论纷纷。

“慕容垂真的来了!”

一个白老者颤抖着说,“当年他在枋头,单骑冲阵,苻坚的箭射在他的甲胄上,竟全被弹开——那是天神护体啊!”

年轻人们却面露惧色:“可拓跋虔将军都死了……听说他的大槊被慕容垂当作战利品,就插在平城城楼上。”

拓跋珪在盛乐宫中,看着手中拓跋虔的级,指甲深深嵌进掌心。

帐外传来草原诸部的异动——贺兰部、纥突邻部都在悄悄派使者去燕军大营,连他最信任的叔祖拓跋纥罗,都在帐中私藏了慕容垂的画像。

“撤!”

他猛地将级扫落在地,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恐慌,“退回漠北!

等这老东西死了再说!”

可慕容垂的脚步并未停歇。

他率燕军继续北进,沿途部落望风而降,那些曾被北魏欺压的柔然、高车诸部,竟自带着牛羊来犒军。

一个高车领跪在老人面前,捧着当年被拓跋虔抢走的女儿的遗物——一支牛角梳,哭得老泪纵横:“大将军(慕容垂曾被前秦封为“冠军大将军”

)若早来十年,小女就不会被他们折磨死了!”

慕容垂抚摸着那支磨得光滑的牛角梳,突然剧烈地咳嗽,咳得几乎喘不过气。

慕容轩连忙上前搀扶,却被老人推开。

他望着草原尽头的落日,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个跨越两世的叹息。

“阿轩你看,”

他指着那些前来归附的部落百姓,“他们怕的不是我的刀,是拓跋部的残暴。

可我这一辈子,用刀逼着多少人跪下,最后又能留住多少人?”

他从怀中掏出那半块刻着“合”

字的紫檀珠,放在掌心反复摩挲。

“当年在长城,蒙恬将军修城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让百姓能在墙内安稳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