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正是晋王遵循祖训,守土安民之时!”
他转向崇祯,重重一揖:“陛下!当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臣恳请陛下,明发上谕,申明祖制,责令晋王权宜行事,可于封国内募壮丁,缮甲兵,以卫社稷!同时,朝廷遣一良将,率精兵一支入晋,非为代庖,实为督导、协防!如此,名正言顺,权责一体,方是解困之道,更是长治久安之基!”
他说完了。暖阁里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崇祯爷要进一步推动“移藩填川”了——藩王要去川南、贵州、云南那些地方镇守,就得有护卫啊!
之前崇祯爷推“移藩填川”的时候,东林党的魏照乘还拿恢复护卫的事儿了顶一把,差点“弄炸”了廷议。
现在崇祯小爷让他的心腹杨嗣昌出来继续推.这事儿怎么办当时朝中的东林君子们为了搅合了“王爷下江南”的局,都是赞成恢复护卫的。
现在再要反对恢复晋王护卫不合适吧
眼看要冷场。
崇祯终于慢慢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看着太原,又看看西安,最后目光扫过整个北方。
“杨侍郎之言,”崇祯缓缓道,“深合朕心,亦合太祖封建之本意,也和日前魏照乘所提重建护卫之议雷同。”
“当时诸位先生大多赞同重建护卫,只是要加以限制.其一,该藩王必须自愿请缨;其二,该藩王必须素来忠谨守法,无任何劣迹前科;其三,护卫之设,须有严格规制,兵员、粮饷、驻地皆由朝廷核准节制.只是数月以来,并无一王请缨。”
“可如今,贼寇马上就要兵临太原,晋王叔祖再不请缨,可就要违反《皇明祖训》了!武清侯,亲王违反祖训,该当何罪”
崇祯给了担任宗人府丞的武清侯李诚铭一个献忠的机会!
“应当削爵废为庶人!”李诚铭马上挺身“献忠”。
底下的重臣们一时间都有点同情晋王了!他要办了护卫,必然会被填去四川、贵州的大山里。要不办根据朱元璋二百多年前的祖训,就得去凤阳高墙了。
“好!”崇祯点了点头,“那就拟旨吧军情紧急,朕就下特旨了!”
阁臣们连忙躬身。
“第一道,申诫山西巡抚宋统殷、总兵张鸿功剿抚无力,令其戴罪立功,若太原有失,严惩不贷!”
“第二道,明发天下,重申《皇明祖训》藩王守土之责!告诉天下人,大明的亲王,不是只会吃饭的!”
“第三道,着兵部侍郎杨嗣昌,为钦差大臣,明日即持朕手谕,前往太原,宣谕晋王,督导防务!”
“第四道,司礼监掌印魏忠贤不必陪秦王来京,立即前往太原与杨嗣昌一起辅佐晋王!”